• IP addresses are NOT logged in this forum so there's no point asking. Please note that this forum is full of homophobes, racists, lunatics, schizophrenics & absolute nut jobs with a smattering of geniuses, Chinese chauvinists, Moderate Muslims and last but not least a couple of "know-it-alls" constantly sprouting their dubious wisdom. If you believe that content generated by unsavory characters might cause you offense PLEASE LEAVE NOW! Sammyboy Admin and Staff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your hurt feelings should you choose to read any of the content here.

    The OTHER forum is HERE so please stop asking.

They come from China, Norway and Philly and we are so happy to let them realise dream

besotted

Alfrescian
Loyal
Joined
Sep 24, 2008
Messages
2,144
Points
0
http://www.zaobao.com.sg/xhd/pages/xhd100726.shtml

来自中国、挪威、菲律宾 外来护士 狮城实现梦想

杨全龙 (2010-07-26)

  8月1日是护士节。本地的政府或私人医院的护士,其中不乏来自外地的新移民。本期《新汇点》报道三名来自中国、菲律宾和挪威的护士,在新加坡医院工作的故事,看她们如何以爱心和热忱减轻病人的苦痛与忧愁。

来自挪威的护士梅拉体验亚洲城市的生活

  “你们新加坡人看到(挪威人的生活方式)是大房子、大花园,我的体验却是永远不停息的打扫、不间断的扫叶扫雪。对我来说,我却比较喜欢住小公寓!”——梅拉

  为了完成环游世界的梦想,梅拉(Camilla Bjerkeland)20岁就离开家乡挪威奥斯陆,到地球另一端的澳洲深造。机缘又让她从澳洲“漂泊”到新加坡,在鹰阁医院(Gleneagles Hospital )担任育儿指导护士(Parent Craft Nurse)。

  27岁的梅拉说,到处旅游是她的志趣,也想掌握好英语,因此就萌生到澳洲阿得雷德大学深造的念头。修读幼儿科,是因为从小就有当保姆的经验,也喜欢与幼儿为伍。毕业后,她在阿得雷德的政府医院工作了两年,2008年,她决定来新加坡工作。她对《新汇点》说:“我一直想要体验在亚洲城市生活的感觉,也因为好奇,所以想来新加坡。另一个原因是,我的男友是新加坡人。”

  梅拉是百汇控股三家本地医院当中的唯一一名挪威护士。在鹰阁医院,她的工作是教导刚诞下孩子的家长,如何照顾婴儿的起居饮食,包括洗澡、穿衣、喂奶等等。

  “新加坡最大的特色就是多元化,不同种族有各自的传统习俗,各族群又很融洽相处,这在妇产科病房中充分体现出来。”

  她在本地妇产科工作的第一天,就发现有人拿着胎盘离去,她又听说有孕妇产子后会将胎盘煮来吃,非常惊讶。

  “来到这里才知道华人有这么多习俗,每项习俗又有不同版本,就说洗澡这小事,岳母、陪月和母亲各有不同指示,该听谁的话?这在澳洲从来没发生。”


梅拉(左)观察到,新加坡多元文化特色,在产房中也充分体现出来。

  梅拉笑着说,不同种族的风俗不一样,欧洲不同国家的洋人,也各有自己一套育婴方法。她就遇过洋人老公娶了华人太太,生下孩子后应该跟随哪一方的育婴风俗,两人伤透脑筋。

  和澳洲妈妈相比,梅拉也发现,本地新妈妈为了让新生儿得到最妥善照顾,不断阅读育婴书籍,并上网找资料。

  在新加坡妇产科病房工作了两年,梅拉吸收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育婴知识,大大开阔了眼界。他觉得,育儿指导护士的工作不只传授照顾婴儿的技能,也包括聆听家长的心声。

  “有些家长还不习惯有孩子,或遇到长辈的压力,有很多烦恼,我会聆听他们的牢骚,给予意见,舒缓他们的情绪。”

  梅拉打算不久后申请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以新加坡作为据点,工作之余探访其他亚洲城市。记者问梅拉,难道不怀念挪威的好山好水和辽阔天地?她笑说:“你们新加坡人看到(挪威人的生活方式)是大房子、大花园,我的体验却是永远不停息的打扫、不间断的扫叶扫雪。对我来说,我却比较喜欢住在小公寓!”

来自中国的护士黄臧彩专门看护贵宾病房

  “在贵宾病房工作也给我很深的感触:无论多有钱的人,还是逃不了病痛疾苦,健康是每个人最重要的宝藏。”——黄臧彩

  你或许不知道,伊丽莎白医院6楼有个10号病房,是特别的贵宾病房或皇家套房,住过不少富甲一方的社会名流,或来自世界各地的达官贵人。负责这贵宾病房的护理队伍,是由一名来自中国武汉的护士长黄臧彩(40岁)所率领。她在伊丽莎白医院服务已近15年,是医院当年聘请的首批来自中国的护士之一。

  黄臧彩的母亲是武汉东湖医院的护理部主任,六七十年代照顾过中国重量级的领导,包括曾是毛泽东接班人的林彪。她带着女儿到医院接触护士工作,耳濡目染下,小臧彩立志要当白衣天使,长大后,念大学时选择了护理科,毕业后投身武汉医院担任护士。

  1995年,新加坡的伊丽莎白医院到中国招聘护士,已有5年工作经验的黄臧彩决定试一试。申请者300多人,经过审核、笔试、面试,最后受聘的只有13人,黄臧彩是其中之一。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国,兴奋之余,她心情其实是七上八下的:

  “我在大学念书时,只有一科是用英文教的,因此语言方面没有把握。此外,武汉医院原本打算提拔我为护士长,辞去这铁饭碗远赴新加坡,我可说是完全豁出去了。”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