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C to US$ = FUCK OFF! 陸開砲:全球儲備貨幣該換了

tun_dr_m

Alfrescian
Loyal
Joined
Aug 8, 2008
Messages
6,070
Points
83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6/5/2wepg.html

2750913094.jpg


陸開砲:全球儲備貨幣該換了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8/06 16:01"

(中央社北京6日綜合外電報導)在標準普爾調降美國信評後,新華社今天指出,中國「完全有權利」要求美國正視債務問題,並譴責美在債限上「目光短淺」的政治角力,表示世界需要新的、穩定的全球儲備貨幣。

新華社在英文評論中辛辣批評說,華盛頓當局「必須面對痛苦事實,他們可以輕鬆借錢了事、解決自己造的孽,這種好日子終於一去不復返」。

新華社指出,除非華盛頓當局大砍「龐大的軍事開銷和社會福利支出」,否則這次調降僅是「更加慘烈債信降等的序曲」而已。

「中國身為全球唯一強權的最大債主,完全有權利要求美國正視自身的結構性債務問題,並保障中國持有的美元資產。」

「為勒戒舉債成癮,美國必須恢復常識,也就是必須量入為出。」

「美元問題應該由國際監督,而新的、穩定且安全的全球儲備貨幣,或許也可用來避免任何單一國家帶來的災難。」(譯者:中央社楊盈)1000806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6/19/2wene.html

新聞首頁 >國際 >亞澳 >法新社
FacebookPlurk
分享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字級設定: 小 中 大 巨
美債信降級 南韓緊急集會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11/08/06 15:35" 張曉雯

(法新社首爾5日電) 南韓財政部高階官員今天舉行緊急會議,討論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 & Poor's)調降美國債信評等的可能影響,但警告不要過度反應。

南韓財政部次長嚴鍾勇(Yim Jong-Yong)與財政部高階官員會面,財政部會後發表聲明說:「南韓經濟短期可能受到影響。」

聲明又說:「但是,不需要過度擔心我們的經濟與金融市場。」

嚴鍾勇也要求明天與韓國銀行(Bank of Korea)和金融監察機構的決策者會談,討論首爾應該採取的措施。

但財政部也說,南韓財政健全,有足夠的外匯存底,海外出口市場也非常分散。(譯者:中央社張曉雯)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6/5/2wf1g.html

劉憶如:莫慌 擴亞洲區域貿易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11/08/06 20:05"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6日電)美國債信等級被調降,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表示,已不是新訊息,希望台灣跟亞洲投資人週一莫慌了手腳;但台灣要持續出口與內需的雙引擎經濟結構調整,並擴大亞洲區域間的貿易。

  劉憶如指出,4月18日標準普爾就已提出希望美國提減赤計畫,市場會出現失望反應,是因為8月2日終於把美國債限提高了,但是美國並沒有提出減赤計畫。

她說,所以說債信調降已不是新訊息,她也才會說,其實是預期中的;標普「又不是狼來了的孩子」,「要你提出(計畫),你沒提出,當然調降。」

  劉憶如說,「這個調降對很多人來說是預期中的,是新事件,但非新訊息,從消息面來說,我希望台灣跟亞洲的投資人,在週一不要慌了手腳。」

  對台灣經濟會否產生影響?她說,「從經濟基本面來看,若影響到台灣的經濟基本面,那當然大家會覺得後續的經濟不看好;但是,我們看到這個事情沒有怎麼影響到基本面。」

  她並說,美元作為準備貨幣的地位,短期內都不容易被取代,這不是說美國很好,而是其他國家沒有辦法替代;歐元因為歐洲情況更加令人不確定,所以不可能取代美元;日圓一直上漲,儘管再漲會打擊日本與亞洲經濟,各國央行都出來干預了,還是漲,也是因為無可取代。

她說,平常一個國家或私人企業持有的外幣就是美元、歐元及日圓這三種,而美元作為準備貨幣的地位,未來2、3年都不會被取代,這與一般國家一被調降信評所產生的情況不一樣。

  她進一步陳述,至於美國GDP不高等等情況,是預期中的,而美國的經濟的問題,成長、恢復不像外界希望的那麼高,對台灣的影響就是出口,尤其是電子產業等等,因為出口到美國,當然會受到一些影響。

  據此,她強調持續推動出口及內需雙引擎經濟結構調整,以及擴大亞洲區域間的貿易的重要性。

她說,台灣過去10幾年的經濟都是靠出口,比較多出口到大陸,產業間垂直整合後,最終出口到歐美,因此2008年歐美景氣大幅下滑,台灣首當其衝,因為當時經濟成長力道幾乎全靠出口。

她強調,所以積極推動出口跟內需雙引擎的經濟結構轉型,台灣去年內需投資成長32.5%,應是亞洲最高,且去年經濟成長率10.88%,裡面有7成是靠內需,不是靠出口;今年內需要持續,若落回單引擎,運命就比較會繫在別人手上。

  她並說,還要分散風險,不要像以前,即亞洲各國往來,都將產品賣到歐美,尤其電子產業、塑化業;應該要促進亞洲各國之間最終產品在彼此之間銷售,招商不光是吸引別人來投資,並要擴大區域間的貿易,例如康師傅及到泰國製鞋,都是在亞洲銷售,台灣要主動出擊,由政府帶著企業到亞洲各區擴大貿易。1000806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8/06/c_121822713.htm

全球股市“集体跳水” 世界经济“何去何从”
2011年08月06日 17:48:54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分享到新华微博

资料图:周末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又遭调降,加上欧洲债务危机卷土重来,市场担心危机蔓延,全球经济前景再添不确定因素。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 过去几个交易日全球股市经历“集体跳水”,市场恐慌情绪集中爆发。虽然美国两党在经历艰难谈判后解除债务违约警报,但显然只为政府赢了时间,却失去了市场信任。周末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又遭调降,加上欧洲债务危机卷土重来,市场担心危机蔓延,全球经济前景再添不确定因素。

全球股市“集体跳水”

最近一周,在多重不利因素交叠打压下,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全球股市均遭重挫。

本周纽约股市经历了多年未见的深跌。截至5日收盘,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7.19%,是自2008年10月以来下跌幅度最大的一周。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本周下跌5.7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本周下跌8.13%。欧洲三大股市本周跌幅更大,法兰克福股市下跌13%,巴黎股市下跌11%,伦敦股市下跌10%。

5日亚太股市收盘时跌幅多数超过3%。其中,东京股市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跌幅达3.72%,创下今年3月地震后暴跌以来新低。韩国首尔股市综合指数下跌3.7%;新加坡股市海峡时报指数下跌3.61%,创今年以来最大跌幅;印度孟买股市敏感30指数下跌2.19%;此外,中国内地股市也现跌势,中国香港股市恒生指数跌幅达4.29%,中国台北股市加权指数下跌5.58%,跌幅为当日亚太股市之最。

拉美股市在遭遇“黑色星期四”后,5日略有企稳。4日拉美第一大股市巴西圣保罗证券交易所的博维斯帕指数跌幅达到5.72%;布宜诺斯艾利斯证券交易所的梅尔瓦指数暴跌6.01%,创下今年以来最大跌幅;秘鲁利马股市的IGBVL指数当天也重挫5.57%;墨西哥和智利主要股指也分别下跌了3.37%和3.94%。

今年以来,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智利主要股指的累计跌幅分别达到23.8%、11.74%、13.56%和15.94%。

多重因素打压市场

此番市场集体重挫主要源于对欧债危机的担忧,而美国经济复苏前景的反复又进一步搅乱市场。欧洲中央银行4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月度会议。外界原本期待欧洲央行出面表态或干预,以平息市场对债务危机的恐慌。但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言辞不明令市场恐慌情绪加剧。

5日欧盟负责经济与货币事务的专员奥利·雷恩表示,经济动荡不仅局限于欧洲,因此需要一个全球性解决方案。此言一出,被市场解读为危机牵涉面广,问题早不是一日之寒,破冰也绝非朝夕之事。

近几个交易日,意大利和西班牙债券收益率飙升,虽然欧洲中央银行表示会重新在二级市场购买相关政府债券。可是交易员告诉记者,很多投资者不再相信欧洲央行的表态,认为欧洲央行在这种情况下不会购买这两个国家如此“垃圾”的债券。

法国“奥林匹亚资本公司”高层奥利维·拉扎尔表示,目前投资者因为担忧而不愿意投资,而欧洲国家因债务危机又都在实行财政紧缩政策,这些都导致了市场资金供给不足。

美国主权评级神话被打破 全球市场将面临信心大考

北京时间6日上午,国际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调降到AA+,评级展望负面,这在近百年来尚属首次。专家分析认为,此举将再次引发世界对美债危机的担忧,增加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者信心将面临巨大考验。

害怕"印钞机"再开动 全球股市遭美"空袭"一片惨绿
美股大跌拖全球股市 分析称"世界不再相信美国"
美欧经济前景堪忧 多国讨论市场动荡
全球股市哀鸿遍野 中国沪指年内新低

1 2 3 下一页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08/06/c_121822610.htm

121822610_21n.jpg


近忧远虑 美国信用评级遭降意味着什么?
2011年08月06日 16:43:32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 小】【收藏】【打印】【关闭】 分享到新华微博

这是2009年3月2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印有乔治·华盛顿肖像的1美元纸币的正面。新华社/法新

财经观天下:美国信用评级遭降的“近忧远虑”

新华网华盛顿8月5日电(记者阳建 蒋旭峰)标准普尔公司5日宣布,把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的AAA级下调至AA+级。这是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历史上第一次被调降。这一“降级”看似突然,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美国主权信用基础早已受损。由于事发周末,市场关闭,这一事件的短期冲击仍待观察,而其长期影响也需深入思考。

评级首次遭降

标普当天晚间发表声明说,出于对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增加的担心,公司决定调低对美国长期主权信用的评级。“降级反映了我们的观点,即美国国会和政府最近达成的财政巩固方案没有达到我们认为稳固美国政府中期债务状况所需要的程度。”

这是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的主权信用首次从最高级跌落,AA+评级意味着美国长期国债信用水平低于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同时,标普还决定把美国主权信用展望维持在“负面”。这意味着今后12个月至18个月内,如果美国财政形势未见好转,主权信用评级可能进一步调降。

这是债务危局日前暂见缓解后,美国再次遭遇的一枚“债务炸弹”。由于其他两大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在债务上限协议达成后维持了对美国的信用评级,因此标普的举动有些出乎意料,但细细想来也有合理之处。

一方面,美国的债务规模在金融危机以后越积越多,并于今年5月份突破14.29万亿美元的上限。截至8月2日债务上限被提高前,美国政府一直在“东挪西凑”地支撑。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尤其是近期,白宫、国会、两党之间就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等问题进行了“白热化”角力,让美国总统奥巴马困扰不已,也使美国债务问题成为全球持续关注的焦点。由于债务规模庞大,加之有效措施一直缺位,不少市场人士此前就认为,美国实际上已经失去最高信用评级。

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家彼得·莫里奇直言不讳地说:“发生这种事情是美国应得的,因为其财政政策非常笨拙。”

1 2 3 下一页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