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ined
- Jul 11, 2008
- Messages
- 5,769
- Points
- 48
PRC public prosecutor began a program to stop frivolous prosecutions and had the persons who involved in minor cases do 6 months of good deeds and good conducts to avoid facing prosecution.
That is a conditional suspension of prosecution.
The news gave an example case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 who stole ATM card and RMB$2000 from roommate when she was badly broke and needed the money. Her entire future would be ruined if she got charged and sentenced to imprisonment, but the public prosecutor now under this program suspended their prosecution of this theft case for 6 month of Observation Period, in which the student is supposed to perform good deeds to redeem her own minor offenses. At the end of 6 months she will either pass or fail the test depending weather she did good or bad. If she past she will be off the hook for that case, if she failed the test she will still face the music in court.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9/05/c_12518895.htm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650"><tbody><tr><td class="txt18" align="center" height="66" width="644">女大学生偷钱被“以善代刑” 须半年内一科不挂<!-- end_t -->
</td> </tr> <tr> <td align="center" height="22"> 2010年09月05日 09:03:41 来源: <!-- begin_so -->扬子晚报<!-- end_so -->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td> </tr> <tr bgcolor="#000000"> <td align="center">
</td> </tr> <tr bgcolor="#ffffff"> <td align="center" height="2">
</td> </tr> </tbody></table>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90%"> <tbody><tr> <td height="18" width="100%">
</td> </tr> </tbody></table> <!-- begin_ct --> 女大学生偷钱被“以善代刑”
半年“一科不挂”可不予起诉,盐城检察机关尝试“附条件不起诉”
21岁的李花是盐城某高校在校生,今年4月,经济窘迫的她偷了宿舍好友的银行卡,取走2000元。事后,李花到派出所投案。想到接 下来的开除、判刑、坐牢以及可能被断送的前程,李花感到绝望。意外的是,盐城市亭湖区检察院根据了新实施的《关于轻微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暂行规定》,做 出半年考察期内,李花只要学习上“一科不挂”,定期参加公益活动,遵纪守法,考察期满后,可不予起诉的决定。随着9月1日开学,念大三的李花已经进入考察 期。不过,此举也引来不少争议。
失足——
女大学生偷了同室好友2000元
李花是盐城某高校一名在校生,家庭困难。就在今年4月的一天,迫于生活窘迫,正在读大二的李花趁同宿舍无人之机,将好友小王放在钱包内的银行卡窃走,凭着平时留心记下的密码,她到自动取款机,从中取出2000元。小王发现银行卡丢失,一查钱也少了,赶紧报警。
几天来,李花惶恐不安,受不住良心的谴责,主动到派出所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把赃款全部归还了好友。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后,李 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除、判刑、坐牢……她不敢往下想:父母和亲友含辛茹苦供她上大学,两年大学生活,为数不多的几位好友,还有光明的前途等等,都会 被白白断送。
感到无颜面对父母的李花彻底感到绝望,几次痛哭流涕,并写下“请检察官救救我,我一定好好学习,做对社会、家庭、学校有用的人”的 忏悔书。面对李花的真诚忏悔,办案检察官张红云心情沉重。通过阅案、走访学校和家庭,她发现,尽管李花家庭非常困难,但一贯表现较好,勤奋上进,因一念之 差失足犯罪,令人痛惜。鉴于李花是初犯、偶犯,投案自首,主动退赃和个人实际,为不断送这名大学生的前程,给这个困难家庭保留一份积极的希望,检察官提出 “附条件不起诉”处理的意见,得到批准。
8月份,检察官对李花宣读了这一“以善代刑”决定,考察期限是半年,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中,李花不能有一门功课“挂科”,顺利拿到本学年的全部学分;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及公益活动;遵纪守法。考察期满后,可不予起诉。
一个由年级辅导员、学校保卫处人员、专业课老师组成的三人帮扶小组同时成立,负责对李花定期考察。检察官与学校协调,为李花争取到勤工助学的兼职,还办了助学贷款,使她安心学业。办案人员和高校师生还为李花捐助1500余元,使她摆脱了困境。
交通肇事撞死人可“行善代刑” 宁波司机或成第一人
群居孤独症困扰大学生 竞争让同学关系十分微妙
武汉众多大学生领恋爱经费 父母发钱鼓励谈恋爱
争议——
“以善代刑”会造成“法外开恩”?
支持者说:
能起到道德引导作用
检察官告诉记者,就李花所犯的盗窃罪情节,如果进入起诉环节,可能不判刑,也可能判缓刑。一旦判缓刑,档案中肯定有受到刑事处罚的 记录,毕业出路大受影响。如今,“以善代刑”,学校只少数人知道,档案中没有刑事处罚记录,毕业后,这个困难家庭的女孩子也能得到一个较大的空间。
对此,盐城某高校一名老师表示,这不是就案办案,而是从犯罪嫌疑人的自身情况出发,对这起轻微犯罪,实施“以善代刑”,此举更能起到一种道德引导作用,有利于犯错的人真诚悔悟,达到法律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他认为,比起简单的起诉来说,这更能挽救一个人。
质疑者说:
“以善代刑”可能会滋生腐败
质疑者也有。一名律师告诉记者,作为一种法律救济制度,现行法律只是规定,对情节轻微、不需要作出刑事处罚的犯罪行为,可不予起 诉,但并未对“附条件不起诉”本身做出明文界定,检察机关的做法缺乏法律依据,这是“硬伤”。南京市民刘女士还提出,一个人是否真心悔过,仅通过半年考察 期的行为就判断是否真心悔过是不够的。
更有人忧虑,“以善代刑”其实多年前就有试点,一直没有推开,一个原因就是担心“以善代刑”的“善举”,弄不好会被人钻空子,特别是为有权有钱的人打开“脱罪”的潘多拉魔盒,甚至可能会滋生腐败。(文中女大学生为化名)(记者 于英杰)
附条件不起诉
据介绍,现在我国不少地方试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指的是检察机关对符合一定条件、应当负刑事责任(通常是轻微犯罪行为)的犯罪 嫌疑人,暂时不作出决定,代之以设立一定的条件(含期限性条件)进行考察。附条件不起诉一般适用于未成年人、老年人、在校学生、盲聋哑人、严重疾病患者或 者怀孕、哺乳期的妇女,对于其他社会危害性不大,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单处罚金的轻微刑事案件的偶犯,也可以适用。
<!-- end_ct -->
上一页 1 2
上一页
That is a conditional suspension of prosecution.
The news gave an example case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 who stole ATM card and RMB$2000 from roommate when she was badly broke and needed the money. Her entire future would be ruined if she got charged and sentenced to imprisonment, but the public prosecutor now under this program suspended their prosecution of this theft case for 6 month of Observation Period, in which the student is supposed to perform good deeds to redeem her own minor offenses. At the end of 6 months she will either pass or fail the test depending weather she did good or bad. If she past she will be off the hook for that case, if she failed the test she will still face the music in court.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9/05/c_12518895.htm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650"><tbody><tr><td class="txt18" align="center" height="66" width="644">女大学生偷钱被“以善代刑” 须半年内一科不挂<!-- end_t -->
</td> </tr> <tr> <td align="center" height="22"> 2010年09月05日 09:03:41 来源: <!-- begin_so -->扬子晚报<!-- end_so -->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td> </tr> <tr bgcolor="#000000"> <td align="center">


</td> </tr> </tbody></table> <!-- begin_ct --> 女大学生偷钱被“以善代刑”
半年“一科不挂”可不予起诉,盐城检察机关尝试“附条件不起诉”
21岁的李花是盐城某高校在校生,今年4月,经济窘迫的她偷了宿舍好友的银行卡,取走2000元。事后,李花到派出所投案。想到接 下来的开除、判刑、坐牢以及可能被断送的前程,李花感到绝望。意外的是,盐城市亭湖区检察院根据了新实施的《关于轻微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暂行规定》,做 出半年考察期内,李花只要学习上“一科不挂”,定期参加公益活动,遵纪守法,考察期满后,可不予起诉的决定。随着9月1日开学,念大三的李花已经进入考察 期。不过,此举也引来不少争议。
失足——
女大学生偷了同室好友2000元
李花是盐城某高校一名在校生,家庭困难。就在今年4月的一天,迫于生活窘迫,正在读大二的李花趁同宿舍无人之机,将好友小王放在钱包内的银行卡窃走,凭着平时留心记下的密码,她到自动取款机,从中取出2000元。小王发现银行卡丢失,一查钱也少了,赶紧报警。
几天来,李花惶恐不安,受不住良心的谴责,主动到派出所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把赃款全部归还了好友。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后,李 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除、判刑、坐牢……她不敢往下想:父母和亲友含辛茹苦供她上大学,两年大学生活,为数不多的几位好友,还有光明的前途等等,都会 被白白断送。
感到无颜面对父母的李花彻底感到绝望,几次痛哭流涕,并写下“请检察官救救我,我一定好好学习,做对社会、家庭、学校有用的人”的 忏悔书。面对李花的真诚忏悔,办案检察官张红云心情沉重。通过阅案、走访学校和家庭,她发现,尽管李花家庭非常困难,但一贯表现较好,勤奋上进,因一念之 差失足犯罪,令人痛惜。鉴于李花是初犯、偶犯,投案自首,主动退赃和个人实际,为不断送这名大学生的前程,给这个困难家庭保留一份积极的希望,检察官提出 “附条件不起诉”处理的意见,得到批准。
8月份,检察官对李花宣读了这一“以善代刑”决定,考察期限是半年,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中,李花不能有一门功课“挂科”,顺利拿到本学年的全部学分;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及公益活动;遵纪守法。考察期满后,可不予起诉。
一个由年级辅导员、学校保卫处人员、专业课老师组成的三人帮扶小组同时成立,负责对李花定期考察。检察官与学校协调,为李花争取到勤工助学的兼职,还办了助学贷款,使她安心学业。办案人员和高校师生还为李花捐助1500余元,使她摆脱了困境。
交通肇事撞死人可“行善代刑” 宁波司机或成第一人
群居孤独症困扰大学生 竞争让同学关系十分微妙
武汉众多大学生领恋爱经费 父母发钱鼓励谈恋爱
争议——
“以善代刑”会造成“法外开恩”?
支持者说:
能起到道德引导作用
检察官告诉记者,就李花所犯的盗窃罪情节,如果进入起诉环节,可能不判刑,也可能判缓刑。一旦判缓刑,档案中肯定有受到刑事处罚的 记录,毕业出路大受影响。如今,“以善代刑”,学校只少数人知道,档案中没有刑事处罚记录,毕业后,这个困难家庭的女孩子也能得到一个较大的空间。
对此,盐城某高校一名老师表示,这不是就案办案,而是从犯罪嫌疑人的自身情况出发,对这起轻微犯罪,实施“以善代刑”,此举更能起到一种道德引导作用,有利于犯错的人真诚悔悟,达到法律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他认为,比起简单的起诉来说,这更能挽救一个人。
质疑者说:
“以善代刑”可能会滋生腐败
质疑者也有。一名律师告诉记者,作为一种法律救济制度,现行法律只是规定,对情节轻微、不需要作出刑事处罚的犯罪行为,可不予起 诉,但并未对“附条件不起诉”本身做出明文界定,检察机关的做法缺乏法律依据,这是“硬伤”。南京市民刘女士还提出,一个人是否真心悔过,仅通过半年考察 期的行为就判断是否真心悔过是不够的。
更有人忧虑,“以善代刑”其实多年前就有试点,一直没有推开,一个原因就是担心“以善代刑”的“善举”,弄不好会被人钻空子,特别是为有权有钱的人打开“脱罪”的潘多拉魔盒,甚至可能会滋生腐败。(文中女大学生为化名)(记者 于英杰)
附条件不起诉
据介绍,现在我国不少地方试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指的是检察机关对符合一定条件、应当负刑事责任(通常是轻微犯罪行为)的犯罪 嫌疑人,暂时不作出决定,代之以设立一定的条件(含期限性条件)进行考察。附条件不起诉一般适用于未成年人、老年人、在校学生、盲聋哑人、严重疾病患者或 者怀孕、哺乳期的妇女,对于其他社会危害性不大,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单处罚金的轻微刑事案件的偶犯,也可以适用。
<!-- end_ct -->
上一页 1 2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