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 Hwasong victory as USA failed SM-3 Block IIA anti-missile interception test

war is best form of peace

Alfrescian
Loyal
Joined
Jul 9, 2011
Messages
2,759
Points
48
http://slide.mil.news.sina.com.cn/k/slide_8_197_60675.html#p=1

反导难度高美国也无法顺利搞定 最新一次失败告终
支持 键翻阅图片 列表查看

全屏观看 2018.02.05 08:15:28
  • V5Ni-fyrhcqy5535495.jpg
1 / 10
据防务新闻2月1日消息 -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夏威夷Aegis Ashore试验场发射的SM-3 Block IIA试射照片周三失败。该导弹旨在拦截弹道导弹。如果得到证实,这将是雷神导弹过去一年的第二次不成功的试验。这也使美国的导弹防御努力遭受挫折,因为有些国家使用核武配合导弹打击美国大陆的目标似乎每天都在进步。(烽火军事)


反导难度高美国也无法顺利搞定 最新一次失败告终
支持 键翻阅图片 列表查看

全屏观看 2018.02.05 08:15:28
  • yLH2-fyrhcqy5535502.jpg
美国导弹防御局发言人马克o赖特(Mark Wright)就此发表评论时拒绝对测试结果发表评论。“导弹防御局和美国海军配备”宙斯盾“导弹防御试验综合体(AAMDTC)进行了一次实弹拦截测试,导弹是在周三上午从位于太平洋考艾岛试验场发射的标准导弹(SM)-3 Block IIA型导弹进行的试验。这次试验是陆基宙斯盾防御系统的首次SM-3 Block IIA导弹实弹测试,但拦截最终失败。


反导难度高美国也无法顺利搞定 最新一次失败告终
支持 键翻阅图片 列表查看

全屏观看 2018.02.05 08:15:28
  • umDL-fyrhcqy5535505.jpg
导弹防御局在考艾岛的太平洋导弹试射场设施的陆基宙斯盾导弹防御测试阵地在1月31日首次以宙斯盾Baseline 9.B2系统(Baseline 9E为先前的名称)结合BMD 5.1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发射一枚SM-3 Block IIA针对一枚空射弹道导弹靶弹进行实弹拦截,可是这枚SM-3 Block IIA导弹却未能够拦截成功。



反导难度高美国也无法顺利搞定 最新一次失败告终
支持 键翻阅图片 列表查看

全屏观看 2018.02.05 08:15:28
  • DmKL-fyrhcqy5535514.jpg
这也是SM-3 Block IIA的第二次测试失败,上一次的是发生在2017年6月22日,当时约翰.保罗-琼斯号宙斯盾驱逐舰于夏威夷的太平洋导弹试射扬试射美日联合研发的新型SM-3 Block IIA导弹,打算拦截中程弹道导弹目标时,其AN/SPY-1D(V)有源相控阵雷达成功搜索并追踪到目标,可是SM-3 Block IIA自己本身却没有成功进行拦截。



Video pse click here:
https://www.defensenews.com/breakin...ia-ballistic-missile-intercept-hawaii-report/


Another US Navy ballistic missile intercept reportedly fails in Hawaii
By: David B. Larter   5 days ago
AddThis Sharing Buttons
Share to Facebook2.3KShare to TwitterShare to Google+Share to EmailShare to More594
Raytheon's Amy Cohen provides an update on the newest version of the SM-3 missile defense interceptor, the Block IIA. The company says the missile will be deployed to the U.S. fleet this year.
WASHINGTON — A test shoot of the SM-3 Block IIA fired from an Aegis Ashore test site in Hawaii failed Wednesday, CNN has reported. The missile is designed to intercept ballistic missiles.

If confirmed, it would mark the second unsuccessful test of the Raytheon missile in the past year. It also deals a setback to U.S. missile defense efforts as North Korea makes seemingly daily progress on it goal of striking the U.S. mainland with nuclear-armed missiles.


When reached for comment, U.S. Missile Defense Agency spokesman Mark Wright declined to comment on the outcome of the test.

“The Missile Defense Agency and U.S. Navy sailors manning the Aegis Ashore Missile Defense Test Complex (AAMDTC) conducted a live-fire missile flight test using a Standard-Missile (SM)-3 Block IIA missile launched from the Pacific Missile Range Facility, Kauai, Hawaii, Wednesday morning,” Wright said.

CNN was first to report the failed test.



It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a number of factors apart from the missile could be to blame for the failed test. The targeting and fire control radars, or the Navy’s AEGIS system could also have caused the failed test.

Sign up for our Daily News Roundup
The top Defense News stories of the day


An SM-3 Block IIA test in June failed after a sailor on the destroyer John Paul Jones mistakenly triggered the missile’s self-destruct mechanism.


The missile successfully intercepted a ballistic missile target last February in a test launch. The missile is being developed by Raytheon and is a joint project between the U.S. and Japan, designed to counter rising missile threats from North Korea and elsewhere.



http://www.janes.com/article/77540/...ock-iia-fails-to-intercept-target-in-bmd-test


Aegis Ashore-launched SM-3 Block IIA fails to intercept target in BMD test
Michael Fabey, Washington, DC - Jane's Defence Weekly
01 February 2018
A Raytheon Standard Missile (SM)-3 Block IIA interceptor failed to hit its target during a ballistic missile defence (BMD) test off the coast of Hawaii on 31 January, the US Missile Defence Agency (MDA) said.

The BMD systems and tests for the Aegis Ashore systems’ SM-3 interceptors are jointly operated by the MDA and the US Navy (USN).

USN officials directed all enquiries about the test and any possible failure to the MDA, whose spokesman, Mark Wright, said only that MDA officials and USN sailors “manning the Aegis Ashore Missile Defence Test Complex [AAMDTC] conducted a live-fire missile flight test using a Standard-Missile-3 Block 2A missile launched from the Pacific Missile Range Facility, Kauai, Hawaii, Wednesday morning”.

Want to read more? For analysis on this article and access to all our insight content, please enquire about our subscription options at ihs.com/contact



http://www.al.com/news/index.ssf/2018/02/missile-test_failure_alabama-m.html


Missile-test failure: Alabama-made missile fails intercept test over Hawaii, reports say
Updated Feb 2; Posted Feb 2
sm3-ii-ajpg-4cec5b7a323c8fdd.jpg

Raytheon's SM-3 Block IIA is developed and manufactured at Redstone Arsenal. (Contributed photo/MDA)


51 shares
By Leada Gore

[email protected]

An Alabama-made missile reportedly failed to intercept an incoming target during Wednesday testing over Hawaii.

Citing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CNN reports the Standard Missile-3 Block IIA, designed to intercept ballistic missiles, did not successful hit its target. If confirmed, the test would be the second unsuccessful trial for the Raytheon-made missile in the past year.

The first failure was blamed on human error after a sailor accidentally identified the target as "friendly," causing the SM-3 to self-destruct.

The U.S. Missile Defense Agency has not confirmed the failure of Wednesday's test but say a trial took place.

"The Missile Defense Agency and U.S. Navy sailors manning the Aegis Ashore Missile Defense Test Complex (AAMDTC) conducted a live-fire missile flight test using a Standard-Missile (SM)-3 Block IIA missile launched from the Pacific Missile Range Facility, Kauai, Hawaii, Wednesday morning," Wright said.

The SM-3 IIA is developed and manufactured by Raytheon at its facilities on Redstone Arsenal. It successfully intercepted a ballistic missile target last February in a test launch.

The latest missile test comes just weeks after a scare in Hawaii when a state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employee mistakenly sent an alert warning of an imminent incoming ballistic missile attack. The false warning, which comes amid continued tensions with North Korea, set off panic on the islands.
 
China as expected, score full mark in yesterday's test interception w new midrange anti-missile. Win arms race hands down.



https://photo.sina.cn/album_8_193_60722.htm?ch=8&cid=k&vt=4&pos=108&his=0&hd=1


中国再搞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
2018-02-06 11:22:57
w640slw.jpg


1/16据国防部网站消息,2018年2月5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来源:中国气象爱好者)

w640slw.jpg

2/16新浪军事深度:此前,央视报道中首次出现我国首次陆基中段反导试验中拦截弹发射升空画面。目前我国的反导处于什么水平,笔者下面根据我国反导试验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

w640slw.jpg

3/16从2010年至今的几次试验看,我国目前的反导导弹主要就是红旗-19导弹。该型导弹的性能类似美国正计划研制的“增程型THAAD”导弹。其主要特点是同时兼顾末段拦截和中段拦截,既能对付中远程,乃至洲际导弹, 也可以拦截已经处于再入阶段的来袭弹头。美国防部在2010年的测试后称拦截弹为“动能1”,这实际上就是指红旗-19导弹。红旗-19成为我国目前研制 的重点并不奇怪。

4/16考虑我国面对的弹道导弹威胁情况,就可以发现,我们主要担心的是从西南方飞来的中程、短程和中远程导弹。在我国西南方向已经部署了红旗-9导弹,可对短程乃至部分中程导弹进行拦截,而红旗-19则可以对其可能搭载核弹头,威胁我京畿地区的中远程和远程导弹实施拦截。同时,在于核大国的大规模冲突中,红旗-19也可以像美国现在的“标准3”一样,面对敌人洲际导弹拼死一搏,进行两次拦截,一次中段拦截导弹、一次末段拦截弹头。

5/16红旗-19导弹的性能远优于美国THAAD,在2013、2014年的拦截试验中,它成功再现当年美国标准3拦截USA-193的情况,在200公里以上高度以接近10000米/秒的相对速度拦截模拟来袭洲际导弹的目标。此外,红旗-19导弹也有着“下海”的可能,如果将其装备到我国新一代的055型大型驱逐舰上,我国就可以拥有海基反导、反卫能力。目前外媒报道过的红旗-19导弹成功试验应该已经有四次或五次。

6/16应该说,红旗-19导弹技术水平说起来像“增程THAAD”,而在我军中的地位却相当于已经因为新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协议已经停止研制的“标准 3”Block2。随着红旗-19未来研制成功,在美国GBI导弹继续完善、增程THAAD导弹研制成功之前,它将成为世界上技术性能最强的反导拦截弹。

7/16同时,近年来我国还进行了美国防部赋予代号“动能2”和“动能3”的导弹试验。据认为这两种导弹是基于东风-26、东风-21乃至东风-31、东风 -41等型号导弹的部分技术研制。其中动能-2是一种可以直接攻击高轨道卫星的导弹,要达到这个性能,其助推器可能是借助现有洲际导弹技术研制,上面级则 可能需要安装液体火箭发动机。而“动能3”则可能是类似GBI的远程中段拦截弹,更加强调大气层外拦截来袭导弹的能力,可能使用中远程导弹的技术进行研 制。

8/16动能2和动能3导弹的基本构型,可能与我国近年来研制的多种固体燃料小型运载火箭相似。从这两种导弹的试验情况来看,前后多次试验 中,它们都被打到了远超过弹道导弹正常轨道的高度,这一方面是验证反卫能力,同时也能验证拦截高速的洲际导弹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说,我国地理环境导致的靶 场设计的限制因素反而给在一次试验中验证导弹的多种能力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一点在央视和军报报道陈德明大校先进事迹中也有提到。

9/16看看美国和俄罗斯,目前他们所装备的反导系统都采用了多层拦截的设计,即一种主要强调远程中段拦截的导弹和一种具备末段拦截能力的拦截弹。我国的红旗 -19和“动能3”可能也是同样的设计思路下的产物。“动能3”的主要任务,应该是针对飞越北极而来的敌方洲际导弹实施拦截,其性能将肯定比红旗-19要 再上一个台阶,几乎可以肯定,它的设计指标会高于美国的GBI拦截弹。

10/16从目前世界范围内来看,中国、美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在拦截洲际导弹领域有所建树的国家。俄罗斯由于没有研制成功动能杀伤器(KKV)相对处于落后地位,俄罗斯目前还只能利用其研制多年,精度极高的测控系统来控制指令制导的反导拦截弹实施拦 截,在对付大量来袭目标方面这种设计存在先天不足,未来俄肯定要下大力气研发KKV系统。在KKV这样的尖端技术方面,俄会不会考虑向中国求助,中国又是 否会答应援助?这恐怕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11/16尽管缺乏KKV系统,但莫斯科周边的A-35\A-135反导系统已经运行多年,也成功进行过多次试验。应该说技术成熟性还是很好的。苏联时代所研制的反导、反卫用途的测控、监视系统至今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尤其是它能够直接引导拦截弹实施攻击,其测控精度之高可以说是令人咋舌。其中当然也会有一些中国需要的技术诀窍,双方还是存在交流的可能的。

12/16随着今年早些时候中国高级军官赴俄进行联合计算机模拟反导演习,并可能近距离接触了A-135反导系统,两国展开合作的可能性日益增加。从我国的反导靶场设计面临的难题就可以看出,我国的地理因素对建设反导拦截系统是有相当不利影响的。目前,我国在进行了多次成功的反导试验后,应该已经 开始考虑实际部署反导系统的问题,那么反导系统部署在哪里,预警、测控系统如何布局……这些问题都应该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考虑。

13/16由于我国 的地理环境限制,我军缺少对北极上空轨道的监控能力,这大大压缩了我们的拦截反应时间。如果能与俄罗斯合作,直接通过俄罗斯设在西伯利亚的雷达系统获得目 标信息,那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反导系统拦截效率。

14/16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合作,基础条件就是俄罗斯和中国要建立互通的信息系统。而今年的莫斯科联合计算机反导演 习表明,在这方面,中俄两军的合作步伐可能已经比大部分人想象的走的还要快了。

15/16中国的反导系统,不是一个为了打赢世界大战而设计的“秘 密武器”,相反,恰恰是美国部署反导系统,让我们被迫要部署实际有效的反导系统,并且由于中国面临的实际威胁情况,又必须具备拦截洲际导弹的能力,这才催 生了我国目前可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反导\反卫武器系统。

16/16只不过,美国当年财大气粗,已经摊开部署了他们那套成熟度尚有问题的GMD系统,从而成为了理论上具 有拦截洲际导弹能力的超级大国。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加强洲际导弹的突防技术研究,另一方面,加紧研制部署我们自己的反导系统,这是我国必然的战略选择。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是不会允许自己再次成为“核讹诈”或者“反导讹诈”的受害者的。(作者署名:席亚洲)

说说你的看法
 
The midrange interceptor photo here is new, looking like approx 3 tons. The old interceptor I saw online was longer range but lower speed version approx 20 tons based on DF-25 rocket. There is other biggy based on DF-41 which is anti-satellite and can go around the globe to kill satellites far from China and over European sky.



http://war.163.com/18/0206/10/D9V2RGT1000181KT.html

网易首页 > 军事 > 正文

国防部:中国成功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2018-02-06 10:17:41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举报
1156
  • 易信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更多
(原标题:中国成功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9b9d2e937dbbd501e10c93176eeacc5f.jpg


37dbd84726684a02396450c21dfacd14.jpg


【中国成功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2018年2月5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陆基中段反导系统主要用来对敌方中远程弹道导弹进行探测和跟踪,然后从陆地发射拦截器,在敌方弹道导弹飞行中段(即大气层外)将其摧毁。 实际上,早在2010年01月11日晚间,新华社发布快讯,称解放军当天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第二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称,11日进行的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不产生滞留空间轨道的碎片,不会对在轨航天器的安全构成威胁。这次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与中国一贯奉行的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是一致的。此次试验具有标志性意义,中国由此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陆基中段反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此后,中国还进行了多次中段反导试验。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的大致步骤是:首先发射中程导弹靶弹,接着,太空中的导弹预警卫星发现靶弹升空,陆基的远程预警雷达对靶弹进行跟踪和目标指示,随后对拦截弹发出拦截指令,最后,拦截弹发射升空,拦截弹上的传感器将靶弹锁定,弹上的杀伤拦截器撞击靶弹、摧毁目标。

7e997754ba0024a202256e6e12a9d2a2.jpg


新闻背景:

在2016年中国曾对外公布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及其进行试验的视频画面。中国专家认为,中国的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实际上是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大国间的战略平衡而做出的巨大贡献。




弹道导弹的飞行分为三个阶段,而反导拦截则在对应的阶段内实施。首先是助推段(又叫上升段、初段),这个阶段是从发动机工作开始,末级发动机停机为止,这时导弹飞行加速快,外形特征明显,末级发动机停机时导弹速度达到最快。这一段拦截的优势是目标特征大,目标不能做大幅度机动,但对反应速度要求较高。导弹末级发动机熄火后导弹进入惯性飞行阶段,在导弹再入段之前,都属于中段,这段时间导弹的飞行时间最长。最后进入末段或者再入段。由于不同的弹道导弹弹道高度不同,再入段的高度也不尽相同,这个高度通常是按照其末级发动机停机的高度计算的。目前的末段反导系统大多是从传统防空导弹系统发展而来,例如美国的“爱国者-3”、俄罗斯的S-300和S-400,不少国家具备这类反导系统的研制能力,包括印度、法国等国家。美国的“萨德”则是个例外。

当弹道导弹处于弹道顶点时,速度会达到最低点,所以在中段拦截的一个特征是导弹飞行较稳定,有一段的速度较低。特别是对于中远程拦截,末段的速度太快,很难拦截,也只有在中段实施拦截。美国的相关系统包括陆基中段拦截弹和反导型“宙斯盾”系统配备的“标准-2”系列拦截弹,前者可拦截洲际弹道导弹,而后者目前尚只能拦截中程及以下的弹道导弹。从此次公布的导弹外形看,中国的陆基反导系统体积与美国的陆基中段拦截弹相当。
 
US GBI exceeds 25tons but test failed, they are desperately hoping to use it to block Kim Jong Nuke's Hwasong ICBMs.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2-06/doc-ifyreuzn3655589.shtml

中国反导试验有何意义:将进入实用阶段 技术已超俄
中国反导试验有何意义:将进入实用阶段 技术已超俄

0
r8Sj-fyrhcqz0438317.jpg

  尽管没有根据,不过美国一直认为中国飞天系列运载火箭就是反导拦截弹民用版

  根据中国国防部发布的消息,中国在2018年2月5日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标,表明中国已经掌握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掌握这个技术的国家。

  此次应该是中国第三次进行相关试验,2010中国年首次公开宣布进行陆基中段反导试验,首次透露中国正在发展陆基中段反导系统,2013年再次宣布进行这次试验,表明中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研制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此次进行试验,表明中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已经或者即将进入实用。

OgO2-fyrhcqz0438348.jpg

  中国中段反导拦截弹与美国GBI相近

HKMs-fyrhcqz0438378.jpg

  都采用KKV动能拦截器,水平超过俄罗斯

  实际上对于此次试验,国外也有所耳闻,前不久美国军方曾经向媒体透露,中国已经布署两套“机动反卫星系统”,具备摧毁美国卫星能力,实际上此举应该是美国一个宣传策略,故意将中国陆基反导系统歪曲为反卫星系统,这是因为陆基中段反导系统拦截范围位于导弹飞行弹道最高点,拦截高度高达数千公里,象美国GBI地基拦截弹最大拦截高度已经达到2000公里左右,这个指标已经能够覆盖许多卫星轨道,并且拦截卫星也比拦截导弹要容易的多,美国自己的SM-3反导拦截弹就曾经进行过拦截卫星试验,所以美国人故意对中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进行曲解。

  众所周知,反导拦截时间越早越好,这是因为导弹发射之后,还处于加速之中,导弹和弹头没有分离,因此速度相对较慢,目标特征较大,拦截起来要容易的多,尤其是拦截一枚导弹就可能拦截数十枚导弹,效能也要高的多,所以美国一直将中段拦截作为重点进行发展,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权益,中国也在此领域进行了跟踪和研究,着手建立自己反导防御体系,其中就然后中段反导拦截导弹。

cYy_-fyrhcqz0438413.jpg

  美国一直从中国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反推中国中段拦截弹性能

  从海外媒体报道来看,中国中段反导拦截弹最初似乎采用了DF-21作为原型弹,战斗部采用动能拦截器(KKV),从这个指标来讲,它相当或者接近于美国GBI地基拦截弹,优于俄罗斯相关系统,从海外资料来看,俄罗斯反导拦截弹仍旧采用比较落后破片杀伤弹,不过GBI地基拦截弹发射重量超过20吨,相比较之下DF-21只有15吨左右,因此在射程和射高等方面比GBI应该还有差距,所以海外媒体报道中国又研制了新一代地基拦截弹,它采用了DF-31A第一级作为原型进行发展,具备更大的射程和射高,拦截能力更强。

4TRO-fyrhcqz0438448.jpg

  反导拦截需要庞大、复杂信息系统支持

dGGx-fyrhcqz0438493.jpg

  此前中国公开的大型相控阵雷达

  反导拦截系统另外一个关键就是需要庞大、复杂信息系统进行支持,以美国中段反导系统为例,它包括导弹预警卫星、远程探测相控阵雷达、精确测量与跟踪雷达、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数据链等等,导弹预警卫星探测到对方导弹发射之后,迅速将相关信息传递给指挥中心,后者指挥远程相控阵雷达进行探测,确定威胁之后,精确测量与跟踪雷达进行跟踪,锁定目标,地基拦截弹升空,利用数据链接收地面传递信息,对目标进行拦截。

  中国反导体系信息支持系统也在完善之中,从相关来看,中国已经建设了大型P波段相控阵雷达,从它的波段来看,应该用于远程探测与搜索,另外大型X波段相控阵雷达也投入使用,应该用于地基拦截弹火控,此次试验表明中国反导试验应该是对反导体系一次综合性考核,试验取得成功,表明中国反导系统距离实用已经指日可待。(作者署名:小飞猪观察)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02-06/doc-ifyreuzn3592789.shtml


解读中国陆基中段反导试验:做到这三步才能成功
2018年02月06日 10:55 环球网

0
  来源:环球网  

  [中国成功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2018年2月5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陆基中段反导系统主要用来对敌方中远程弹道导弹进行探测和跟踪,然后从陆地发射拦截器,在敌方弹道导弹飞行中段(即大气层外)将其摧毁。 实际上,早在2010年01月11日晚间,新华社发布快讯,称解放军当天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第二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称,11日进行的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不产生滞留空间轨道的碎片,不会对在轨航天器的安全构成威胁。这次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与中国一贯奉行的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是一致的。此次试验具有标志性意义,中国由此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陆基中段反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此后,中国还进行了多次中段反导试验。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的大致步骤是:首先发射中程导弹靶弹,接着,太空中的导弹预警卫星发现靶弹升空,陆基的远程预警雷达对靶弹进行跟踪和目标指示,随后对拦截弹发出拦截指令,最后,拦截弹发射升空,拦截弹上的传感器将靶弹锁定,弹上的杀伤拦截器撞击靶弹、摧毁目标。

yv4z-fyrhcqz0102772.jpg

  新闻背景:

  在2016年中国曾对外公布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及其进行试验的视频画面。中国专家认为,中国的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实际上是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大国间的战略平衡而做出的巨大贡献。

  弹道导弹的飞行分为三个阶段,而反导拦截则在对应的阶段内实施。首先是助推段(又叫上升段、初段),这个阶段是从发动机工作开始,末级发动机停机为止,这时导弹飞行加速快,外形特征明显,末级发动机停机时导弹速度达到最快。这一段拦截的优势是目标特征大,目标不能做大幅度机动,但对反应速度要求较高。导弹末级发动机熄火后导弹进入惯性飞行阶段,在导弹再入段之前,都属于中段,这段时间导弹的飞行时间最长。最后进入末段或者再入段。由于不同的弹道导弹弹道高度不同,再入段的高度也不尽相同,这个高度通常是按照其末级发动机停机的高度计算的。目前的末段反导系统大多是从传统防空导弹系统发展而来,例如美国的“爱国者-3”、俄罗斯的S-300和S-400,不少国家具备这类反导系统的研制能力,包括印度、法国等国家。美国的“萨德”则是个例外。

  当弹道导弹处于弹道顶点时,速度会达到最低点,所以在中段拦截的一个特征是导弹飞行较稳定,有一段的速度较低。特别是对于中远程拦截,末段的速度太快,很难拦截,也只有在中段实施拦截。美国的相关系统包括陆基中段拦截弹和反导型“宙斯盾”系统配备的“标准-2”系列拦截弹,前者可拦截洲际弹道导弹,而后者目前尚只能拦截中程及以下的弹道导弹。从此次公布的导弹外形看,中国的陆基反导系统体积与美国的陆基中段拦截弹相当。

关键字 : 中国导弹弹道导弹
我要反馈
 
Rocket Army can not wait any longer to rain missiles by thousands on US forces. Chinese news title said.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2-06/doc-ifyrhcqy9886860.shtml


美军打场仗必要凑3航母群?中国4千枚导弹等不及了
美军打场仗必要凑3航母群?中国4千枚导弹等不及了

0
  在大家的印象中,美军展开作战行动有一个铁律:只要想打一场局部战争,最起码要凑齐3支航母战斗群。这也被不少专家认定过,中国如果想要面对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也至少要有2个航母战斗群加1个两栖攻击舰战斗群。不过,事实果然如此吗?

3Mqu-fyrhcqy9880372.jpg
4000枚这么多?
  航母究竟是不是解决战争的最佳工具?如今确实需要画个问号。原因就是全球拥有最多航母的国家-美国,在2018年公布的《核态势报告》书中就承认了一个问题:航母并没有削弱中俄的战略优势,相反,赋予了中俄更多摧毁对手的手段。所以,美国要放弃“核武器是最后手段”这个论调,相反当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候,首先使用低当量的核武器!而投送这样弹头的最有效手段还是弹道导弹。

Tf81-fyrhcqy9880398.gif
导弹齐射 效果极佳 堪比地毯式轰炸
  这其实也是另一方面,肯定了中俄坚持发展火箭军的正确性。毕竟,在常规武器方面,中俄确实无法跟美军抗衡。但是由于双方在弹道导弹系统的研发上的坚持,使得一直领先于美国。

msuK-fyrhcqy9880477.jpg
反航母也是火箭军的任务之一
  根据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12月刊发的,发表题为《中国微调进攻性打击力量》的文章中,作者费学礼认为,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总数达到4000枚的中短程弹道导弹。这让中国具备了区域内的强大进攻能力。这赋予了中国可以在2000公里半径内,任意挑选目标。而该目标根本无法彻底拦截这么大规模的导弹打击。而且,弹头的精度高、弹药种类多、打击样式多,这都使得解放军打击手段更多元化。

ZwI2-fyrhcqy9880509.jpg
中短程数量-4000枚 不包括远程导弹
  他特别提到了东风-16、东风-21、东风-26,因为这些中程导弹是美、俄都没有装备的。这些导弹,让解放军可以在远程喝阻想要来打击的航母战斗群。所以,在这个角度上解放军已经具备了阻止潜在对手挑衅的实力,毕竟没有航母战斗群的撑腰,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对手都不敢直接挑衅。从美方专家的研究,也可以佐证火箭军建设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核常兼备、全域慑战”贯彻得相当彻底。环顾四周,无论哪一个对手,都在火箭军的打击范围内,4000枚导弹的投送弹药量可比航母给力的多!如果按照1小时计算,这样的打击密度和频率,绝对是欺负人!因为,对手抬头看到的就是遮天蔽日的导弹雨!

U2XU-fyrhcqy9880540.jpg
3航母战斗群对中国来说并不是必须
  美国智库军备控制协会专家迈克尔·莱昂也对此持相同态度,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国导弹建设的专家,他认为正是因为当年美军的航母战斗群直接干涉,给了中国相当大的震撼,反而促使中国着力发展有效的反航母战术武器。同时他也认为,美国这次的《核态势报告》也是相当不明智的,这让未来己方航母遭受到核打击的可能性成倍提升,毕竟当你说自己要首先使用小当量核武器打击对手时,对手会把第一轮射出来的第一枚导弹,就设定为装载了核弹头,无疑回击最对等的武器,也是装载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或者巡航导弹。(作者署名:无名高地)

P7BF-fyrhcqy9880570.gif
这不是动画 这是火箭军齐射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