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金曲

《我曾用心爱着你》是潘美辰作词、作曲、编曲并演唱的歌曲,收录于1988年9月23日潘美辰发行的个人首张专辑《不要走不要走》中。
该曲是首别致而含蓄的爱情歌曲,表达了一种无怨无悔的爱情,一种铭刻于生命之中的真情。词曲并不复杂,十二句简洁的歌词加慢板的抒情旋律,同样词曲再次反复,然后加感叹词和重点句并重复,但是在潘美辰独特的嗓音及其台风演绎下,也是柔情万种、肝肠寸断。曲调有特点,尤其是后半段“你总是如此如此如此的冷漠/我却是多么多么多么的寂寞”的旋律,既表达了歌曲的情感和主人公的心情,又形成了该曲的独特风格。
1991年,潘美辰在中央电视台风雨同舟·情暖人间晚会上演唱了该曲;同年7月27日,巩俐在香港演艺界总动员忘我大汇演中演唱了该曲 。2016年2月9日,潘美辰在2016广东广播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演唱了该曲。

R (1).jpg

潘美辰 - 《我曾用心爱着你》​






 
《曲终人散》是张宇演唱的歌曲,由十一郎作词,张宇作曲,屠颖编曲,收录在张宇于1996年4月2日发行的专辑《消息》中。
在创作该曲前,十一郎去参加干哥哥的结婚喜宴,然后被情景触动,她当时想,如果当初选择了和“干哥哥”在一起,那么所有参加婚宴的就都是她的亲朋好友了,她则是那个身披婚纱的新娘。所以十一郎写下了歌曲《曲终人散》。




20230302081151167771591142181.jpg

张宇《曲终人散》​



 
Last edited:
《後來》是由施人誠作詞,玉城千春作曲,王繼康編曲,劉若英演唱的歌曲,收錄於劉若英1999年11月1日發行的專輯《我等你》中。《後來》是劉若英的代表作品之一。
2001年,該歌曲獲得Hit Fm年度百首單曲第49名。
劉若英坦承自己有一首歌,讓她唱起來最為心痛,因為她總覺得是在唱自己的故事;這首很多人多都很熟悉的歌曲《後來》,歌中描述歷經多次失敗戀情,後來才明了因為年少輕狂,輕易放棄的一段感情,是多么的可惜。這是寫給愛後悔的人唱的,後悔是人的本能,但老後悔就沒勁了。
《後來》是翻唱自日本組合Kiroro的《未來へ》,後由玉城千春作曲,作詞人施人誠為《後來》作詞,希望再辟一首經典之作。同時,《後來》也是一首寫給愛後悔的人唱的。並且在歌曲和聲部分,邀請馬來西亞女歌手梁靜茹演唱。
劉若英的演唱,是憂傷的鋼琴彈奏、加上吉他營造的回憶感,一個女生如同吶喊一般地追憶EX而演唱的狀態,劉若英是個不那么會拿捏情感的歌者,但在《後來》的演繹中,她較為“外放”的詮釋,剛剛好就傳達妥當了70後們面對逝去感情的時代表情。
歌中描述歷經多次失敗戀情,後來才明了因為年少輕狂,輕易放棄的一段感情,是多么的可惜,事實上,不只劉若英,很多曾經結束戀情的人,聽到這歌也都很有感觸,也讓這首歌廣為傳唱。“梔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藍色百褶裙上,愛你,你輕聲說,我低下頭聞見一陣芬芳。”這首歌的歌詞,正是描述從穿著藍色百褶裙制服的少女,一路成長為熟女,歷經多少失敗戀情,後來才對感情有所領悟。

OIP (2).webp

劉若英 【後來】​





 
《城里的月光》是许美静演唱的流行歌曲,由陈佳明作词、作曲,吴庆隆编曲,收录于许美静的普通话专辑《遗憾》中,于1995年12月5日随专辑通过上华唱片发行。
1995年,在陈佳明担纲创作和制作之下,许美静推出了包含歌曲《城里的月光》在内的专辑《遗憾》。这首歌是以配合中秋佳节“花好月圆人团聚”为主题创作的歌曲,同时也是首五声音阶的歌曲,除了形容男女之间的感情外,也可以把爱扩展到很大。
2004年9月26日,许美静2004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中演唱该曲;2010年9月22日,齐秦于2010北京电视台网络中秋晚会中演唱该曲;2024年1月1日,张含韵蔡淳佳扬帆远航大湾区——2024新年音乐会中演唱该曲;同年2月10日,许美静、罗小罗小廖同学春满东方龙耀追光·2024东方卫视春节晚会中演唱了歌曲;同年9月17日,汪小敏于“明月共潮生”2024广东卫视非遗中秋晚会演唱了歌曲。

maxresdefault.jpg

許美靜 - 城裡的月光​





 
《你的眼神》是蔡琴演唱的歌曲,由苏来作词、作曲,收录在蔡琴于1981年9月1日发行的同名专辑《你的眼神》中。
《你的眼神》是蔡琴第三张个人专辑的同名主打歌。它是蔡琴最浪漫的情歌之一,被蔡琴演绎得荡气回肠。这充分表明了蔡琴的台湾情歌皇后之称,绝非虚名。

R.jpg

你的眼神 - 蔡琴​





你的眼神(粤语版)​

 
《鬼迷心窍》是李宗盛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收录在滚石唱片1992年2月1日发行的影视剧音乐合集《滚石九大天王之十二出好戏》中 。该曲是1992年黄日华、周海媚主演台湾电视剧《末代皇孙》的主题曲。
1993年,李宗盛凭借该曲获得第一届新加坡醉心金曲奖最佳作词奖。
该曲是李宗盛在飞机上看见漂亮的空姐有感而发创作的一首歌曲。李宗盛有一次独自坐飞机,有一位空姐过来为大家服务,脸蛋很漂亮,身材也很完美,李宗盛觉得空姐对他有些好感。坐飞机正无聊的他于是就幻想如果空姐和他谈恋爱会怎么样,这纯粹是一种浪漫的想象而已。因为李宗盛就快结束这次飞机旅程,所以才有“现在说再见会不会太早?”这句歌词 。
歌曲像是在说一个男人千帆过尽回首往事,一段当年情涌上心头,赫然回望佳人已去欲求不得,遂后晦不迭吟唱哀歌。歌曲感慨“虽然情爱总是让人烦恼”“斩了千次的情丝却断不了”,鬼迷心窍的“我愿意随你到天涯海角”是对深陷情爱难以自拔却又无怨无悔的诠释。

OIP.webp

李宗盛的《鬼迷心竅》,究竟是寫給林憶蓮的,還是那位空姐的?

李宗盛 - 鬼迷心竅​



 
Last edited:
202108180500484130.webp

張惠妹《記得》原本是孫燕姿的歌!

受疫情影響,許多人已很久沒到KTV唱歌,相當懷念能在KTV中高歌一曲的日子,而KTV有許多必點唱的歌,如張惠妹的《記得》、梁靜茹的《勇氣》以及萬芳的《新不了情》,YouTube頻道「那那大師」指出,其實這幾首歌的原創作者,都不是為了這些歌后所創作,他以影片說明解析,這些爆紅歌曲,原本是為哪些歌手所創作的。
那那大師表示,《勇氣》是歌手梁靜茹的成名曲,更奠定梁靜茹「情歌天后」的地位,當年由蕭淑慎主演的MV,因題材相當挑戰當時的社會風氣,也引起轟動,而《勇氣》作詞人洪瑞業老師曾透露,最早《勇氣》的歌詞其實是為梁詠琪量身打造,但當時唱片公司未採納,最後便回到梁靜茹身上。
那那大師說,張惠妹2001年「真實」專輯相當火紅,這張專輯也讓張惠妹首度拿下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專輯中的《記得》是許多人在KTV中必點的歌曲,不過《記得》的作曲人JJ林俊傑曾透露,這首歌原本並非是寫給張惠妹的,其實他是想像著孫燕姿的唱腔所寫,起初是為孫燕姿所作創作的歌曲。
那那大師指出,温嵐的《眼淚知道》是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原本是周杰倫寫給香港天王劉德華的,在1998年2月時,吳宗憲曾將此曲推薦給劉德華,可惜未被採用,最後才由温嵐所演唱。
1200x1200bf-60.jpg

張惠妹 - 記得​



 
《哭砂》是黄莺莺演唱的歌曲,林秋离作词,熊美玲作曲,收录于黄莺莺1990年7月28日发行的专辑《让爱自由》中。
1992年,熊美玲凭借该曲获得第3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
1990年是作词者林秋离和其妻子创作的巅峰时期,在歌曲创作方面得心应手。但林秋离却从不和艺人往来,主要是为了写歌时有想象空间。此时,飞碟唱片的李世忠跑来找林秋离夫妻二人帮其公司的签约艺人黄莺莺写歌,林秋离从未与黄莺莺接触过,他与妻子开始去做功课,了解黄莺莺的情况,分析后再完成歌曲定调,就这样歌曲《哭砂》创作完成。歌曲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等待爱人回来时的无奈与失落感 。
该曲的词用“砂”作意象,寄情于“砂”。从表面上看,是砂在哭,实则是思念之人的内心在哭泣。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给作品增添了良好的意境。该词塑造一位痴情柔美的女子形象,她的执着、她的不安、她的矛盾、她的无奈,都让听众感受到爱的力量,萌生一种怜惜之情,这个痴情怨妇的女子形象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因为这个女人的痴情等待完全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因而受到大众认可并引起共鸣,这种共鸣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下,男人对痴情红颜的一种怜香惜玉。正是基于这样的传统观念,寄情于“砂”的这个既孤独又痴情的女子,显得尤为娇媚,惹人疼爱,这正是该作品的成功之处。

R (2).jpg

黄莺莺 - 哭砂​



 
《泪海》是由季忠平许常德作词,季忠平作曲,许茹芸演唱的歌曲,收录于许茹芸1996年3月26日发行的专辑《泪海》中。
1996年,该曲获得MTV音乐台十大金曲奖 。
1995年6月,许茹芸发行首张个人专辑《讨好》,但销量平平无奇。初尝事业挫折的她,好几次回家痛哭。就在这时,许茹芸遇上和自己一样失意的音乐人季忠平。有着才华的季忠平所写的歌,都不被唱片公司看好,于是他花尽心思为许茹芸写了一首《泪海》。后来上华唱片顾问许常德在听过许茹芸的歌声和季忠平作曲的《泪海》后,独排众议地采用《泪海》作为许茹芸的第二张专辑《泪海》的主打歌,并成功争取该曲作为1996年电视剧集《真爱一世情》的主题曲 。
歌曲《泪海》是许茹芸的代表作,在歌曲里的大悲大喜,情感的真挚浓烈,再配上她独特的气音转化技巧,这就是一首标榜着“芸式唱腔”的歌曲。该曲所表现的清澈、高亢、纯粹、深情,声音尖锐而不令人反感,高音震撼又不失应有的厚度,再加上一点少女的甜美,以及忽隐忽现的成熟感,如此的音乐魅力令听众无法抵抗 。

R (3).jpg

许茹芸 - 泪海​



 
《愫》是由新加坡歌手邓妙华演唱的华语歌曲,由灵漪作词、孙建平作曲,歌词通过“含笑让你走”与“含泪挥手”的对比,刻画了恋人面对情感抉择时的矛盾心理。该歌曲最初收录于1987年发行的专辑《邓妙华精品集之一》,并于2009年重新收录在专辑《绝妙风华2009》中。1985年,《愫》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台湾地区引发广泛关注,连续7周蝉联新加坡电台龙虎榜冠军。此外,邓妙华与孙建平合作推出的KTV版本进一步提升了歌曲的传播度。
《愫》由华语乐坛知名音乐人孙建平作曲、灵漪填词,歌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对比,展现了恋爱中双方对情感理解的差异与无奈。歌曲融合了抒情旋律与邓妙华独特的声线,成为其音乐生涯的代表作之一。
  1. 专辑收录:
    • 1987年4月,歌曲首次收录于专辑《邓妙华精品集之一》,该专辑记录了她从新加坡歌坛迈向港台地区的成长历程。
    • 2009年12月,歌曲被重新编曲并收录于专辑《绝妙风华2009》,由CROS MUSIC LTD.公司发行。
    • 2018年12月,歌曲再次被收录于合集《邓妙华-第27集-愫-1209》。
  2. 2.
    合作版本:
    • 2000年,邓妙华与孙建平联合推出KTV版本,截至2000年播放量达2426次 。
    • 2022年11月,酷狗音乐平台上线邓妙华与孙建平合唱的版本,时长为4分12秒。

    • 1985年,《愫》在新加坡电台龙虎榜创下连续7周蝉联榜首的记录,累计上榜14次,成为当年新马台地区传唱度最高的华语歌曲之一。这一成绩奠定了邓妙华在八十年代华语乐坛的地位,并推动其代表作《牵引》《爱的告白》《愫》等歌曲的广泛传播。

hqdefault.jpg

鄧妙華,孫建平-愫​

 
Last edited: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