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金曲

maxresdefault.jpg


懷舊老歌 恰恰組曲​


 
《美酒加咖啡》由林煌坤作词,古月左宏元)作曲,是华人圈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港台流行金曲,许多歌手都曾经演唱过,邓丽君的版本最早发行于1973年的香港乐风公司的盒带《邓丽君歌曲特别精选20首》中.

ca2e5933e76cd0985479237430d69179.jpg

邓丽君 - 美酒加咖啡​

 
Last edited:
陈兰丽,台湾女歌手,眯眯眼歌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台湾歌坛。
陈兰丽,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台湾歌坛,有眯眯眼之称,以一首《葡萄成熟时》走红歌坛,在当红之际,她1979年嫁给演员杨洋後退出歌坛,随夫移居美国,在旧金山经营小型超市。
陈兰丽高中时参加歌唱比赛出道,出过近50张唱片,曾演唱琼瑶的《碧云天》、《浪花》及白景瑞《不要在街上吻我》等40多部电影主题曲。她唱〈葡萄成熟时〉曾年收入几千万。她的经纪人夏玉顺说:「她唱歌是兴趣,志愿是当贤妻良母,所以一结婚就退出演艺圈。」她结婚时伴娘是好友凤飞飞。除演唱代表作《葡萄成熟时》,还有《真爱》、《爱的路上千万里》、《世界像一座彩屋》以及3首琼瑶电影主题曲与插曲,包括《委屈为了你》、《伊人在天涯》、《海浪花》。
513215.jpg

陈蘭丽 - 教我认识你​

 
ab67616d0000b2733799479b724fc9be9725cd9a.jpg

李采霞 - 愛的苦酒​



李采霞受英文教育,华语歌曲却唱的有板有眼,大受欢迎,一首《惊情》开始崭露头角,潘秀琼翻唱广东版《无语问苍天》

李采霞向来都很独立,也许是受英文教育的缘故吧!很多周围认识她的朋友都称赞她,做事情很自己的处理方式,人缘好,不拘小节,当年就被大家说为是很容易相处的艺人。

李采霞第一次准备过来《大联机构》试音的时候,她是来自砂劳越,所以,她必须乘飞机从东马到吉隆坡试音,很多十多二十岁的女孩都会有妈妈的陪伴,才敢跑远途,80年代,还是家长看紧儿女的年代,当《大联机构》制作部经理田鸣和宣传谢木去机场迎接李采霞的时候,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李采霞只是一个人过来试音,没有任何人陪伴,她还透露,试音完了之后,隔天她就要飞往台湾,还是一个人,大家开始认识眼前的这一位女孩子了,她是一位非常独立的女孩,对于独自飞东飞西,她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习惯了。在80年代,还是相当保守的年代啊!李采霞却是一个毫无惧怕的独来独往,的确很佩服她当年年纪轻轻就胆识过人。

李采霞的第一张专辑就在本地歌坛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发异彩,曾经有人这样赞美《大联机构》,《大联机构》就是本地歌手的摇篮,栽培了无数歌手,很多歌手都不是一炮而红,谁也不能够肯定和知晓究竟一位歌手需要经过灌录多少张专辑,才能够真正的稳住其销售量,所谓,在商言商,所以,不论那一个年代,很多唱片公司都会“快刀斩乱麻”,一张专辑不行就Sayonara了。因为当年的《大联机构》,对于制作新人的方针,可以说,与众不同,看得很长远,只要觉得歌手本身有潜质,不会因为歌手的一两张专辑销售量差强人意,就抹杀了新人的机会,就试举几个例子吧!

蓝樱-加盟《大联机构》前后灌录了8张,销售量还算可以,并没有为公司赚大钱,在这种情况,很多公司都没有太大的耐心继续出钱栽培下去,《大联机构》却如此坚持的守着,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在蓝樱的第9集《天鳄》,却创下了惊人的畅销记录。

李采霞-加盟《大联机构》,第一集-《好花常开春常在》和第二集-《又见溜溜的他》,这两张都以校园民歌为主的专辑,可是,这两张专辑并没有引起极大的回响,倒是来到了李采霞第三张专辑,李采霞以一首本地创作,由陈平业写词,家飞作曲的《惊情》,这一首本地创作的确改变很多人的看法,本地也是人才济济啊!这一首《惊情》不但很多歌手翻唱,除了黄清元,还有黄楚荋,黄佳佳,谢国文等,最令人惊讶《低音歌后》潘秀琼也翻唱,不是华语版,而是广东版,已经很少听潘秀琼唱广东歌曲,这一首《惊情》却改编成广东版《无语问苍天》,别有一番韵味。

李采霞第3辑的一首《惊情》,突破性的销售量,提示了她的知名去,第6辑,制作人家飞为她创作的《缘》,李采霞再创高峰

李采霞《惊情》之后,另一首家飞词曲的《缘》,收集在李采霞第6辑专辑主打歌曲,这一首《缘》,令李采霞歌唱事业攀上高峰,台湾高胜美抢先翻唱,后来,台湾歌手杨静把这一首《缘》改成福建歌曲《饮乎醉》,邓瑞霞也不甘示弱,选唱了这一首《缘》,同名的广东版《缘》,一首本地创作《缘》能够如此受欢迎,当然,本地歌手翻唱此曲的歌手,更是不胜枚举了。

记得有一次,当李采霞开口唱出《偶尔我又回回头,才发觉才惊醒..》四面八方传来掌声,欢呼声,尖叫声..震撼了全场,这不是普通的场所,而是当年在最大的国家体育馆的一场演唱会,李采霞的《惊情》这一首歌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当晚的李采霞,就像国际巨星般炒热了全场的气氛,在80年代,对一位本地歌手来说,这是绝无仅有的,也是李采霞可以感觉到最值得骄傲的一个震撼的场面。

《惊情》是李采霞第3集的主攻歌曲,陈平业词,家飞曲,虽然,从第1张专辑开始,家飞就是采霞的制作人,但是,前面两张专辑,家飞都没有为采霞写歌,家飞纯粹制作,写歌都交给他弟弟郭惜华(家飞原名郭建华),非常难得家飞为了李采霞特别“量声订作”了这一首那么适合李采霞唱的《惊情》,大家都熟悉李采霞有很重的鼻音,当她演绎这《惊情》,鼻音却成为了歌曲应有的特色,听起来特别舒服,就算很多人拿《惊情》来翻唱,始终无法唱出歌曲的韵味,无可否认李采霞已经唱绝了,家飞就是找出了李采霞声线的特色,完全以采霞的歌路方向而作曲的一首歌,让采霞的独特声线有充分的发挥。

《惊情》让李采霞崭露头角,如采霞所说的,她是幸运的。原来她的幸运不止这样而已,也许《惊情》的受欢迎程度令人感到意外的惊喜,专辑的销售量节节上升,更令身兼作曲人,制作人的家飞更充满信心,开始积极写歌,采霞的声线很特别,不过,一定要遇到一首非常适合她声线的歌曲,就会让她发挥的淋漓尽致。

家飞接下来制作李采霞的第4张专辑《想什么》,第5张专辑《爱的火花》,还唱了费玉清的《四季》,没有期待中家飞为采霞写的新歌,因为本以为一首《惊情》之后,家飞肯定会乘胜追击,再创作新歌给李采霞唱,没有期待中家飞的新歌出现,原来家飞正在养精蓄锐,蓄势待发,因为在李采霞第6集里,所谓慢工出细货,珊珊来迟的一首家飞词曲创作《缘》终于出现了,没有想到专辑一面市,主题曲《缘》成为了专辑的焦点,很快的引起市场上极大的回响,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台湾的高胜美,也以眼疾手快之势,抢先翻录这一首《缘》,更没有想到《缘》的走势比《惊情》速度更快的惊人,这也无形中,把李采霞的歌唱事业推向巅峰,这一首《缘》不但在中国大陆广泛流行,同时,《缘》也出现广东版本,福建版本和音乐版本等。

李采霞在当红时期,毅然卸下歌衫,改唱《花月佳期》,从此息唱,这是《大联机构》所料不及的,怎么办?

发行了《缘》之后,李采霞的每一张专辑都有固定的销售量,名气如日冲天,频频拿马来西亚10大歌星,受英文教育的她,非常勤力的学习华语,如果有讲不对之处,时常希望同事,朋友纠正她,她的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令人钦佩。

记得看过一些李采霞的访问,她说自己不是一个事业心很重的人,对于当时当红的她,一旦有一天要退下,也不会造成她心里的负荷,或有任何惋惜,没有想到1988年,李采霞的歌唱事业如日冲天的时刻,竟然宣布结婚而退出歌坛,这消息传出之后,震撼整个歌坛,很多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愣住了,似乎不能置信,当然,《大联机构》更无法适应,但是,采霞决定了,大家也只能接受。

《大联机构》快马加鞭,马上为李采霞灌录3张经典歌曲专辑,让她退出歌坛之后,还有专辑推出市面,我想,没有任何唱片公司会为一位艺人,同一个时候灌录3张专辑,整整30多首歌曲,因为只有李采霞的专辑销售量,带给公司信心的保证。

婚后的李采霞也鲜少在娱乐圈出现,相夫教子,孩子长大了,在澳洲留学,还组成了乐队,李采霞在孩子长大之后,也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呢!
500x500.jpg

李采霞 - 惊情​

 
《我找到自己》是由林煌坤作词、刘家昌作曲,台湾歌手刘文正演唱的国语流行歌曲。该歌曲收录于《国语精选辑2-刘文正》等多张专辑中,歌曲时长约3分20秒,歌词通过"我往哪里去,才能找到自己"等反复吟唱的段落,表达出对自我认知的追寻与迷茫情感。1978年前后,该歌曲因台湾第一条高速公路通车等社会背景引发关注,歌词"我往哪里去,才能找到自己"被评论为带有存在主义式的自我反思意味.
该歌曲在1978年台湾第一条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前后引发广泛共鸣,歌词中"迷失"与"寻找"的双重意象被评论者解读为对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疏离感的艺术表达。歌谱简谱网收录了九字谱、五字谱两种官方曲谱版本,反映出该作品在音乐教育领域的传播价值。姜育恒等歌手后续翻唱版本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该曲目在华语乐坛的影响力。

我找到自己 - 姜育恒​



cd_____1724470576_cf8e541f_progressive.jpg


 
謝雷 本名謝茂雄,是一位出生於臺北市大稻埕地區的歌手。謝雷自1964年出道以來已持續出版超過100張專輯;他是臺灣第一位出版國語專輯的男歌手,也是臺灣第一位專輯銷售破百萬張的男歌手。是台灣最著名的寶島長青樹、資深的寶島歌王。當年紅遍台港東南亞的青春偶像,國語歌本幾乎五之二以上歌曲都他唱紅的歌曲,至今依然是極受圈內外尊崇且人緣人氣俱佳的最資深寶島天王。

不要拋棄我
作詞:莊奴
作曲:袴田宗孝
原唱:姚蘇蓉
原曲:恋の三度笠

original.jpg

謝雷 - 不要抛棄我​




姚蘇蓉演唱1968年電影《不要拋棄我》主題曲《不要拋棄我》,莊奴(王景羲/黃河)作詞,袴田宗孝作曲,曲選自1959年日本歌曲,日文版本原曲由松山惠子演唱。海山唱片1968年9月出版發行,唱片編號SL-2058,翁清溪編曲。電影《不要拋棄我》由李湘/王戎主演.

51INEQ0W0jL._UXNaN_FMjpg_QL85_.jpg

姚苏蓉 - 不要拋棄我​

 
the stylers photo.jpg
The Stylers is a Singapore band formed in the early 1960s. It was at the time when many rock bands such as The Beatles, The Shadows, The Ventures, etc., were already flourishing or began to emerge. Starting as a band playing English songs, The Stylers soon switched to playing mostly Chinese songs due to the massive support it received from the Chinese community, not only in Singapore, but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Taiwan and Hong Kong. The popularity of the band spanned over 30 years till mid-90's, touching the lives of many. Many singers and the aspiring ones from Malaysia, Indonesia, Taiwan, Hong Kong, etc., travelled to Singapore to have their songs recorded.
The Stylers music was characterized by its masterly lead guitar play, compact percussion sound, consistent and repetitive rhythm and bass guitar play, outstanding drumming and creative use of synthesizer. Other musical instruments such as cymbals and trumpet were added as required. The well-coordinated play often produced the unique kind of ear-pleasing music you don’t usually hear from other bands. Old songs which you seldom listened to became nice and popular songs at the hand of The Stylers. Many singers reportedly had their LPs sold in greater numbers after switching to using this band. The Stylers members include Mr. John Teo (Lead), Mr. Randy Lee (Rhythms), Mr. Douglas Tan (Bass), Mr. Alvin Wong & Mr. Lawrence Lum (Drums) and Mr. Robert Song (Percussion). In all, they had recorded over 2000 LPs in Mandarin, Hokkien, Cantonese, English, Malay and Indian songs. Contributed by Randy Lee, Alvin Tan, CJ Lo and Richard Lew.

1200x630bb.jpg

欢乐 Cha Cha 36 - John Teo Productions​

 
王傑(英語:Dave Wang Chieh;1962年10月20日—) 原名王大為,華語樂壇創作男歌手、音樂製作人和演員,與齊秦童安格周華健一起被歌迷封為「台灣四大天王」,是公認的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最具指標性的華語歌手。其歌曲在大中華地區及美、加、星、馬、日、韓等地擁有廣泛影響力;大量歌曲亦被越、緬、泰等東南亞國家歌手翻唱.
飛碟唱片早期宣傳文案稱王傑爲「昨日的浪子.今日的巨星.明日的傳奇」。1987年以一場遊戲一場夢於台灣出道,成為當時樂壇最受矚目的黑馬,接下來的幾張唱片也創下了罕見的銷量紀錄。1987年末出道至1991年僅三年多時間就售出逾1千萬張唱片。王傑多年參與慈善事業,曾經為1991中國華東水災捐款百萬,也多次捐助弱勢團體,參與各地及聯合國兒童慈善基金會的慈善活動。1993年,獲得民生報主辦的十大偶像與最佳歌藝偶像兩大獎項,並接受大陸央視春晚邀請,演唱歌曲《回家》。1995年美國光年娛樂公司對亞洲市場調查後肯定王傑在華語地區的歌唱地位,邀請其與菲律賓歌手莉亞·莎隆嘉以中英文對唱聯合國五十周年紀念專輯《地球人》中的主題歌曲〈讓你的生命裡有我〉,成為唯一參與的華裔歌手。1999年後於香港推出的《傷心1999》、《心癮》、《不浪漫罪名》等歌曲在華語樂壇再度走紅。王傑在與英皇合約的後期因各種原因被公司雪藏。2009年與英皇約滿之後,在世界各地舉辦巡迴演唱會,受到新老歌迷熱情支持.
17歲時,王傑隻身到臺灣工作。因父母離異的關係,讓王傑一直渴望能有個完整的家,19歲時一次英雄救美而邂逅第一任妻子,二人在橋下以兩瓶益力多訂下終身,簽下婚約誕下女兒(七個月的早產嬰孩)。王傑結婚後,為希望長期居留臺灣,所以於18歲時決定入伍服兵役,在金門縣大膽島擔任陸軍下士班長,後入選兩棲偵察營。可惜因被王母屢屢逼迫半夜與客人伴舞,王妻忍受不了,最終留下信件出走告別。退伍後,王傑發現妻子拋下他和女兒離去,非常傷心,並自責一生最對不起的人正是第一任妻子。王傑成為單親父親,獨自一人撫養女兒,日子過得相當辛苦。這段期間他曾從事過快遞員、計程車司機、貨車司機、服務生、廚師、調酒師、酒廊歌手、特技演員等工作;最多曾經一天打四份工,也曾橋底露宿。有一次父女已經餓了好幾天,於是王傑帶著女兒到台北忠孝東路一家餐廳吃飯,之後兩人未付錢就拔腿逃走。王傑女兒從小和他一起吃苦,但卻從未抱怨。二人一起吃陽春麵鹵蛋也對半分。不過王傑自言後來在片場賺到錢後多拿幾個飯盒回家。特技演員的工作也令王傑多次受傷;其中最嚴重的一次,他的手腳折斷,大腿被鋼筋貫穿,最後還要由消防員救出,至今左手臂和大腿依然留有固定鋼片。直至成為歌手後,王傑經濟狀況才有所改善,並得以藉版稅收益維持日常生活。對他來說,最快樂是帶著女兒去吃她最喜歡的牛扒。

U329P4T8D5882857F107DT20140226090701.jpg


飛碟唱片時期:1987-1995​

1987年
hq720 (1).jpg





1988年
  • 第二張專輯《忘了你忘了我》,仍舊延續銷售熱潮,銷售突破8白金(40萬張,現已累計60萬張以上),並成為臺灣1988年「十大暢銷唱片」的冠軍,主打歌「忘了你忘了我」及「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登上新加坡龍虎榜冠軍,年度銷量勇奪全年亞軍,直逼出道多年的老將譚詠麟,而在馬來西亞方面,王傑兩張專輯均突破雙白金,創下當地罕見的銷量紀錄。
acf7cd64-c871-46ea-ae1a-65f05054a017_512.jpg




1989年
  • 第三張專輯《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推出不久後銷量便突破50萬大關,再度締造新紀錄,而主打歌「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的MV中,邀請劉德華共同演出。
  • 於2月進軍香港,加盟華納唱片,推出首張粵語專輯《故事的角色》,連續24周保持在全港中文唱片銷量榜「十大」之內(其中有16周高踞銷量榜三甲之內),銷量破5白金,成為第一位首次出片銷量即過5白金的歌手,造成香港樂壇轟動,王傑旋即成為各大片商及演唱會經濟人爭相邀約的對象,專輯中的歌曲「可能」、「還有」、「故事的角色」均打進香港中文歌曲龍虎榜前10名。
  • 3月,王傑做為臺灣代表受邀前往日本沖繩參加亞洲音樂祭演唱;歌曲「可能」入選香港無線電視第一季季選。
  • 4月,王傑主演的國片七匹狼上映,票房創下8000萬的紀錄。
  • 5月,王傑在香港相繼出版兩張國語唱片《一場遊戲一場夢》、《忘了你忘了我》,分別位居排行榜第3、第6位,而《故事的角色》依舊穩守第4位,王傑在香港打下傲人成績;歌曲「幾分傷心幾分癡」入選香港無線電視第二季季選;之後參與民主歌聲獻中華籌款活動演唱。
  • 6月,香港國際唱片業協會頒贈白金唱片,王傑成為臺灣首位獲獎者(註:蘇芮獲得金唱片)。
  • 7月,王傑前往新加坡連開三場演唱會,為臺灣首位在萬人場地表演的歌手,演唱會座無虛席,反應十分熱烈。
  • 8月,再次參與電影七匹狼2演出,於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同步發行第四張專輯《孤星》,香港推出第二張粵語專輯《誰明浪子心》,連續三週高踞銷量榜冠軍,主打歌「誰明浪子心」於香港大紅,更讓王傑氣勢一時無兩。
  • 9月,全世界銷量突破50白金,唱片公司頒贈唱片牆予王傑;另外臺灣區唱片商業同業公會、消基會華視民生報聯合開辦金曲龍虎榜,王傑《孤星》專輯在開榜後勢如破竹地蟬聯八週冠軍,也於年底總排行拿下冠軍。若說金曲龍虎榜為往後臺灣流行音樂相當重要的指標,王傑即是開山始祖。
  • 11月,入圍第一屆金曲獎最佳男歌手,之後成立自己的「WANG」音樂工作室,12月,主演華視8點檔連續劇「養子不教誰之過」,片酬為每小時12萬,創下當時國內紀錄,並當選唱片月刊票選89年點播率最高男歌星。
___new_xrcd_shm__1591771811_0503d9cb_progressive.jpg






 
Last edited:

pv_9418573500_d_601_720_405.jpg

王杰的《谁明浪子心》​



1990年
  • 於1月分的香港三大音樂頒獎禮上橫掃所有新人獎項,為臺灣灣第一位創下此紀錄之歌手,並且憑藉《誰明浪子心》拿下「十大勁歌金曲獎」、「十大中文金曲獎」兩項大獎,更獲得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頒發的最佳作曲獎。
  • 2月在香港體育館舉辦一連六場的個人演唱會,為臺灣第一位登上紅館之男歌手,六場皆爆滿,累計超過十萬人次觀賞;並與香港永盛電影公司簽下3年6部電影的合約,每部片酬高達百萬港幣,創下臺灣藝人赴港發展的新紀錄,之後赴日本北海道拍攝鐵達時錶廣告。
  • 4月應邀赴美加各大都市巡迴演唱,共計18天,於華人僑社間引發一陣王傑旋風,之後亦於臺灣展開演唱會。
  • 8月,主唱電影「異域」主題曲「家 太遠了」、「亞細亞的孤兒」,電影原聲帶專輯突破23萬張。
  • 10月,在香港與歌影迷歡慶生日,並宣佈成立「國際歌影迷互助會」。拍攝杜琪峯導演的電影至尊無上II之永霸天下,合演的有劉德華陳法蓉吳倩蓮。而原應日本NHK電視台之邀赴日本拍攝專題,因釣魚台事件而斷然拒絕。
  • 11月,投入電影戰龍在野的拍攝。

images.jpg

家太遠了-王傑​

 
Last edited:
1991年
  • 1月,推出第七張國語專輯《為了愛夢一生》專輯叫好又叫座,也使王傑歌唱事業攀上第二個高峰。
  • 5月,推出粵語精選輯《今生無悔》出片當周旋即登上排行榜寶座,蟬聯7周銷售冠軍。
  • 7月,推出第八張國語專輯《忘記你不如忘記自己》。出片雙週銷售即破20萬張;王傑於一年內連續推出三張唱片均創下白金佳績,成績傲人。新聞局安排日本影劇休閒專業報「運動新聞報」專訪,並探詢赴日發展的可能性。《忘記你不如忘記自己》榮登民生報「金曲龍虎榜」秋季排行總冠軍。
  • 11月,《為了愛夢一生》入圍第三屆金曲獎最佳專輯獎。出道5年內,王傑國、粵語計13張專輯銷售已超過一千萬張,香港華納公司舉行「王傑飛越200白金新紀元」慶祝會以茲慶祝
  • 12月,分別以專輯《一生心碎》及「心痛」單曲,同時榮登香港電台中文台「香港大碟榜」及「中文歌曲龍虎榜」,為臺灣藝人揚眉吐氣。王傑於此時不斷受邀前往中國內地開巡迴演唱,唱酬為港幣七位數,地點任由王傑挑選,而王傑堅持穿上繡有青天白日滿地紅(中華民國國旗)的皮夾克才肯開唱,並推掉了數十次的邀約,也因此王傑在當紅時期從未跨足中國內地開大型演唱會(直至2000年復出,英皇娛樂才將王傑打向內地市場)。
R-14290972-1571574286-5744.jpg

為了愛夢一生-王傑​



R-16125718-1603861275-3022.jpg

王傑 - « 今生無悔 »​



unnamed.jpg

心痛- 王杰​

 
1992年
  • 1月出版第九張國語專輯《All By Himself》,專輯內詞曲全由王傑包辦,銷售突破8白金。
  • 2月分舉行「你愛的 王傑愛你演唱會」,王傑以個人酬勞招待高雄當地500名孤兒前來度過一個溫暖的新年假期。並榮獲台視強棒出擊92夢中情人票選男藝人榜首。
  • 5月分,參演香港電視劇為無線電視臺25周年紀年特別企劃《血濺塘西》中擔任男主角。
  • 7月發行個人第十張國語專輯《英雄淚》,此張專輯王傑滯港未做宣傳,銷售依舊突破8白金,接著在香港推出第七張粵語專輯《封鎖我一生》銷量亦創佳績,王傑返台後以臺灣為基地正式成立「王傑朋友會(WANG&FRIENDS)」領導全世界歌友凝聚力量,發揮愛心,幫助世人。
  • 8月在臺北凱悅飯店舉行「王傑朋友會」第一次入會宣誓活動,並舉辦慈善活動,當場募集費用20萬元,全數捐出。
  • 10月發行臺灣史上第一張單曲《回家》銷量突破25萬張,同年《王傑朋友會》台灣入會會員突破九千人。
  • 11月,推出第一張影視歌曲精選輯《影視金曲》,銷量兩周已突破4白金。第二次入圍金曲獎最佳男演唱。之後亦當選青春快遞雜誌主辦的十二大天王選票活動;而在中央廣播電台統計的中國聽眾點歌排行榜及最關心的台灣藝人排行榜,王傑均高居第一名。
7513310f4c37449197222031228aebd8~tplv-pk90l89vgd-crop-center_864_486.jpeg

王傑 -- 封鎖我一生​



60885dfc396940f9b461316aca678b69~tplv-pk90l89vgd-crop-center_864_486.jpeg


王傑 - 回家​

 
1993年
  • 王傑作為臺灣的演唱代表,在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春節晚會節目中,演唱歌曲「回家」(兩岸即時連線播出,王傑本人並未到內地現場)。
  • 憑藉去年度發行的《英雄淚》及《All By Himself》兩張專輯,分別拿下1992亞洲華語唱片排行榜第一名及第五名之傲人成績。
  • 參與由民生報主辦的1992十大偶像頒獎,王傑個人獨得十大偶像與最佳歌藝偶像兩座獎項。並以《All By Himself》專輯拿下臺灣金曲龍虎榜1992年總排行亞軍,為榜上唯一個人全創作專輯;4月27日,王傑因奉子成婚與妻子莫綺雯於臺北君悅大飯店舉行盛大的婚禮,政商界人士與演藝圈的好友均參與王傑的婚禮,台視節目歡樂急轉彎也特別採訪、不久後香港電視台也為王傑製作特別節目,並邀請劉德華杜德偉呂方等藝人共同祝福王傑。王傑於此年推出的兩張國語專輯《》、《》、粵語專輯《》銷量與口碑亦有不錯成績。當年11月兒子出生。
  • 9月,首度前往韓國,在漢城最大的唱片行舉行簽名活動,上千歌迷蜂擁而至,並受邀參與南韓電視台最受歡迎綜藝節目「全球音樂錄影帶」錄製個人特輯,這是除了港星劉德華、成龍之外,第一個獲此禮遇的台灣歌手,後更被韓國當地新聞媒體封為「亞洲歌聖」。
  • 11月受邀前往新加坡國慶晚會「關懷之星耀獅城」擔任壓軸演唱。

475850145_1720651565527847_468133527929271497_n.jpg


#王傑 同第二妻 #莫綺雯

unnamed (1).jpg

英雄泪 - 王杰​




hq720 (1).jpg

Right here waiting-王傑​

 
Last edited:
《安妮》是王杰演唱的流行歌曲,由陈乐融填词,王杰谱曲,陈志远编曲,收录于1987年12月19日发行的专辑《一场游戏一场梦》中。2024年,该曲被选为电视剧《繁花》插曲 。
《安妮》的创作灵感源自于王杰的初恋故事,女主角名叫安妮,两人纯洁的爱并没有持续太久,分手后的某天,王杰得知安妮因一场车祸意外身亡,王杰为了纪念她,便创作下了这首歌,歌名也采用了女主角的名字。
1988年,王杰以一曲《安妮》登上香港中文歌曲龙虎榜冠军 ;2014年12月31日,王杰于2015广东卫视跨年狂欢夜演唱该曲 ;2016年9月12日,王杰于美丽宁夏·2016中秋之夜演唱了该曲 。
《安妮》的创作灵感源自于王杰的初恋故事,女主角是美法混血儿安妮。当时17岁的王杰在一次舞会上与美法混血儿安妮相识,那是王杰人生第一支舞的舞伴,而安妮是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女孩。两人纯洁的爱并没有持续太久,分手后的某天,王杰得知安妮因一场车祸意外身亡,王杰为了纪念她,便创作下了这首歌,歌名也采用了女主角的名字 。对于王杰来说,这是他一辈子的回忆,他都会将这段感情记忆在这首歌里面。

3f44679363be0e541b2a3801851454ee.jpg

(安妮) - (王杰)​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