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C's official Board of Inquiry published their report of inquiry for MRT accident, which their minister of railroad got dismissed from job.
Loong formed also his Board of Inquiry for MRT incident, but I can predict the result is similar with TCS's crazy woman Quan Yi Feng sentence.
(亞新社 北京) -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情況匯報。經調查認定,“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把關不嚴、雷擊導致設備故障後應急處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在事故搶險救援過程中,鐵道部和上海鐵路局存在處置不當、信息發布不及時、對社會關切回應不准確等問題,在社會上造成不...
http://hk.news.yahoo.com/動車事故歸咎貪官死人-國務院公布調查報告-211440283.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ki/刘志军
Loong formed also his Board of Inquiry for MRT incident, but I can predict the result is similar with TCS's crazy woman Quan Yi Feng sentence.


(亞新社 北京) -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情況匯報。經調查認定,“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把關不嚴、雷擊導致設備故障後應急處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在事故搶險救援過程中,鐵道部和上海鐵路局存在處置不當、信息發布不及時、對社會關切回應不准確等問題,在社會上造成不...
http://hk.news.yahoo.com/動車事故歸咎貪官死人-國務院公布調查報告-211440283.html
動車事故歸咎貪官死人 國務院公布調查報告
-A
+A
明報明報 – 5小時前
寄給朋友
列印
相關內容
(亞新社 北京) -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情況匯報。經調查認定,“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把關不嚴、雷擊導致設備故障後應急處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在事故搶險救援過程中,鐵道部和上海鐵路局存在處置不當、信息發布不及時、對社會關切回應不准確等問題,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會議同意事故調查組給予鐵道部、通信信號集團公司、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上海鐵路局等單位54名責任人員黨紀政紀處分的處理意見。放大圖片
(亞新社 北京) -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情況匯報。經調查認定,“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把關不嚴、雷擊導致設備故障後應急處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在事故搶險救援過程中,鐵道部和上海鐵路局存在處置不當、信息發布不及時、對社會關切回應不准確等問題,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會議同意事故調查組給予鐵道部、通信信號集團公司、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上海鐵路局等單位54名責任人員黨紀政紀處分的處理意見。
文章: 未究刑責 死者家屬斥不公
5小時前
文章: 小伊伊叔父﹕不懂評報告
5小時前
文章: 否認停救援 車頭未掩埋
5小時前
文章: 車禍4主因 信號系統禍首
5小時前
【明報專訊】溫州動車事故的調查報告在延宕數月之後昨日終於公布。報告認為應負最主要責任的包括劉志軍在內的3人中,兩人已涉貪被拘,1人已因病逝世。鐵道部、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簡稱通號集團)、上海鐵路局共54人被處分,現任鐵道部長盛光祖也被責令向國務院作出深刻檢查。中國工程院院士、事故調查組專家組副組長王夢恕對本報說,報告針對鐵道部官員的處理「很到位」,因為「真正的問題出在上級」。
負責調查事故的國務院調查組昨日公布了調查報告全文。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日也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事故調查匯報,認同了報告對54名責任人的問責處理意見。處分名單中3名高官「負主要領導責任」,分別是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原副總工程師兼運輸局長張曙光、通號集團總經理馬騁,其中劉志軍與張曙光早在今年2月涉嫌違法違紀受查被撤職,馬騁則在8月於深圳因心臟病發不治。報告對劉、張的處理意見均為「另案一併處理」,而馬騁則「不再追究責任」。
3主要責任者 兩被拘1已逝
報告認為,劉志軍「片面追求鐵路工程建設速度而忽視安全管理,盲目確定開通時間,壓縮建設工期」,致使甬溫段鐵路的安全檢測和評估中出現違規。指他未經批准擅自將甬溫鐵路項目批覆的設計標準由每小時200公里提高到每小時250公里。劉志軍親信張曙光則因對違規行為失察和把關不嚴屬「工作嚴重失職」。另有7名鐵道部高官和通號集團高層被處分,其中4人被撤職,1人降職,2人記過(詳見表)。
報告也稱,鐵道部和上海鐵路局存在處置不當、信息發布不及時、對社會關切回應不準確等問題,「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此外,司法機關正獨立調查相關人員是否涉嫌犯罪。
中國工程院院士、溫州動車事故調查組專家組副組長王夢恕對本報說,這個處理「很到位」,因為「真正問題出在上級,整個制度都有問題,漏洞很多」,所以主要責任應由領導來負,「這是他們(劉志軍、張曙光)以前幹的事,現在作歷史追究也是應該的。」他指出,鐵道部以往主要重視設計施工,不重視後期的養護、管理和修理,所以發生大問題。
專家副組長﹕問題出在上級
王夢恕認為,今次的處理是對鐵道部的一次「大震動」,對未來的改革有很大意義,「再用老的人、老的觀念是不行的了,該教育的不教育,該培訓的不培訓,不能光抓一點,要全面抓」。
明報記者報道
■明報報料熱線﹕[email protected] / 9181 4676
http://zh.wikipedia.org/wiki/刘志军
劉志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或章節存有多項爭議或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中立性有爭議。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自2011年7月起標示本模板。
語調或風格可能不適合百科全書的寫作方式。自2011年7月起標示本模板。
劉志軍(1953年1月-),中國湖北鄂州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黨組書記及部長。於1972年2月參加工作,中共中央黨校碩士,亦有觀點認為其僅具有初中文化程度[1]。工程師。197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2011年因涉嫌嚴重違紀而被免職。
劉志軍在公開講話中經常用「跨越式發展」來定位中國鐵路發展的方式,業界稱之為「劉跨越」。[2]在他擔任鐵道部部長期間,特別是2008年下半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中國政府動用多種資源使中國高鐵實現了「大躍進式」的發展,[3][4]但也造成了鐵道部過高的資產負債率,[5][6]並引發民眾對中國高鐵質量和安全的擔憂。[7]劉志軍在任鐵道部部長期間,中國鐵路事故頻發,鐵道部成為眾矢之的,公信力降至歷史最低谷。[8]鐵道部原副總工程師周翊民甚至認為劉志軍的跨越式發展致使鐵路故障不斷發生。[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