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 addresses are NOT logged in this forum so there's no point asking. Please note that this forum is full of homophobes, racists, lunatics, schizophrenics & absolute nut jobs with a smattering of geniuses, Chinese chauvinists, Moderate Muslims and last but not least a couple of "know-it-alls" constantly sprouting their dubious wisdom. If you believe that content generated by unsavory characters might cause you offense PLEASE LEAVE NOW! Sammyboy Admin and Staff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your hurt feelings should you choose to read any of the content here.

    The OTHER forum is HERE so please stop asking.

Rhodes Scholar learnt his ABC in Primary 5

新加坡政治突破反對黨大躍進


by Chen Show Mao on Sunday, May 22, 2011 at 11:38pm

226997_155530441178891_150220718376530_343162_7057251_n.jpg



新加坡政治突破反對黨大躍進 .鍾天祥
新 加坡空前激烈的國會選舉,反對黨大躍進,「首投族」等年輕選民及網絡媒體的動員能力,突破新加坡的政治格局,為未來更有權力制衡的兩黨政治帶來想像空間。 工人黨劉程強率領的團隊擊敗執政行動黨由外長楊榮文領軍的團隊。台灣出生、十一歲移民新加坡、曾在香港及中國大陸工作多年的法律博士陳碩茂,成為王牌戰 將。國民團結黨二十四歲的候選人佘雪玲表現亮麗,雖敗猶榮。

五月八日凌晨二時許,新加坡的後港體育場齊聚數千群眾,情緒高 昂的人群不斷歡呼,為工人黨在大選中贏得歷史性勝利而高歌。黨魁劉程強帶領他的五人團隊站在台上,他先後以英語及華語感謝支持者說:「這是一個新的里程 碑,你們為現代新加坡創造了歷史,掀開了自獨立以來政治的新篇章。」

一小時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召開記者會,形容這次國會選舉是新加坡歷史的分水嶺,獅城政治已進入新時代。他呼籲各政黨和支持者尊重人民決定,要大家適應新的政治環境,在選舉後擱置爭議,修復裂痕。

大 選成績顯示,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贏得八十一個國會議席,反對黨工人黨贏得六個議席,其他反對黨皆全軍覆沒。儘管行動黨仍然一黨獨大地牢牢控制國會,但工人黨 贏獲擁有五個議席的阿裕尼集選區,劉程強為首的團隊以「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打敗外交部長楊榮文團隊,成為這屆大選的最大震撼,對獅城的政治生態開創指標性 意義。

遭遇政治大浪的楊榮文,在大選後兩天宣布淡出政壇,為二十三年的從政生涯畫上句號。他說:「選民對工人黨在國會裏發 出強大聲音的渴望,是湧入阿裕尼的一股政治浪潮,儘管我們盡了最大努力也無法抵擋。」五十七歲的楊沒有透露去向,但聲明不會參加最遲今年八月底舉行的新加 坡總統選舉。他重申選戰期間要求執政黨必須馬上進行改變的呼聲,因為「可以適應新思維的政黨,就比那些被困在二十世紀的政黨更具優勢」。楊榮文團隊裏另一 個女部長陳惠華接著也宣布不會再參加大選,正考慮重返企業界,預料總理李顯龍將在近期籌組新內閣。

本屆大選是五月七日投票,選民達二百三十五萬,在一九六五年建國後出世的年輕一代佔一半。九天競選期間,工人黨提出「邁入第一世界國會」的口號,但朝野爭辯的民生課題更具衝擊力,消費稅、物價、屋價、公積金、部長薪酬等,還有近年湧入的大批新移民都是反對黨的攻擊課題。

這 次對行動黨的另一個打擊是全國大選總得票率僅百分之六十點一四,比五年前上屆大選下滑六點五個百分點。這是李顯龍在二零零四年接任總理後連續第二次走下坡 的戰績,更是新加坡建國以來的歷屆大選中行動黨所取得的最低得票率。相對的,在各個選區分別單挑行動黨的六個反對黨,每黨得票率都超過百分之三十,最強大 的工人黨獲得百分之四十六點六,比上屆大選增加百分之八點二。行動黨在五個單選區及六個集選區遭遇反對黨的猛烈進攻,這些選區的議席共有三十四個,朝野之 間的得票差距少於百分十。

行動黨挾長期執政新加坡的優勢,得票卻是每況愈下,李顯龍表示他領導的團隊將會認真檢討選票滑落 的原因,並適度修訂一些國家政策。選後隔天,他以總理身份發表首個公開演講中表明:新加坡推動經濟增長的長期目標不變,因此將改革國內經濟和繼續透過吸引 外國投資和人才,以同世界經濟接軌。

集選區不利反對黨

這 是新加坡在一九六五年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後舉行的第十一屆國會選舉,總共八十七個議席,分別在二十七個選區競選,包括十二個單選區及十五個可派四至六個 候選人的集選區。集選區是一九八八年由時任總理李光耀開創的選舉制度,規定選區內至少要有一名馬來人或印度人,目的要在華裔為主的新加坡,讓這些少數民族 的國會代表權有所保障。但反對黨批評集選區是行動黨保護新人、刻意刁難反對黨踏入國會的高大門檻。反對黨的得票率與議席比例不相稱,集選區也被認為是關鍵 原因。以本屆為例,反對黨得票率近四成,但僅贏得六席,佔總議席的百分之六點九。

四月二十八日提名日當天,高齡八十八歲的 內閣資政李光耀親自率領五人團隊,在對手因技術問題而逾期提交競選表格的情況下,先聲奪人地贏得一個五個議席的集選區。反對黨全面進攻其他八十二個議席, 讓數以十萬計選民有了第一次的投票機會,因為過去的多屆大選都有泰半議席只是執政黨提名,結果在提名當天即擁有足夠的議席組織政府。這次六個反對黨經過協 商安排,分別在十四個集選區及十二個單選區單挑行動黨,只有一個單選區出現三角戰,開創了新加坡歷史上選情最激烈的大選。

執 政的行動黨派出老、中、青結合的候選人。除了年紀最大的建黨元老李光耀,七十歲的國務資政吳作棟也親自率領五人團隊競選,他隊友之一的陳佩玲年僅二十七 歲,是行動黨歷來最年輕候選人。出戰時,她被形容為「百裏挑一」的佼佼者,但有不少網友抨擊她「幼稚、太嫩、崇尚物質」,並質疑她丈夫黃好游是總理李顯龍 的首席秘書而「走後門」。吳作棟的集選區自一九八八年以來都是佳績頻傳,有三屆贏得百分之七十三至七十七的絕對多數票,另三屆不戰而勝,這次卻只能得票百 分之五十六點六。他在選後承認新人是個因素,「她的形象被設定得相當負面,而佘雪玲(反對黨最年輕的女候選人)則準備得非常充分」。

二 十四歲的佘雪玲是這屆大選冒出的新星。這個小娘惹(早期華人與土著通婚的後裔)的facebook粉絲在十天競選期間高達六萬多人次,人氣一度超越資政李 光耀,成為新加坡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兩玲現象」是這次大選一大特色,行動黨原以為陳佩玲足以吸引數以十萬的八十後「首投族」,但陳的facebook 粉絲在臨選前只有四千多人次,另一個稱為「我不要陳佩玲進國會」的頁面卻吸引一萬七千多人次。佘雪玲被形容為「美女刺客」,她代表反對黨國民團結黨,特別 針對「箭靶」陳佩玲。擅於溝通的她,在競選期間發揮得淋漓盡致,如在最後一天演說提到一名清寒母親付不起女兒補習費而淚灑當場,成為媒體聚焦點。投票結果 顯示,以佘雪玲為焦點的國民團結黨把對手行動黨吳作棟團隊得票率拉低了二十個百分點,帶動全國反對黨聲勢。

相對於執政黨派 出的二十四個新候選人,包括圈定為第四代領導核心的「五大天王」,反對黨這次擺上面的一些候選人也同樣令人刮目相看。其中一個王牌是台灣出生、十一歲隨父 母移民新加坡的陳碩茂。他在工人黨秘書長劉程強、黨主席林瑞蓮的率領下進攻阿裕尼五人集選區,促使反對黨「邁向第一世界國會」,結果如願以償贏得突破性勝 利,打敗五屆連勝的執政黨楊榮文團隊,震撼四方。

五十歲的陳碩茂投票前夕在工人黨最後一晚的群眾大會上,以多種語言向阿裕 尼十四萬選民拉票,一度左手拿護照、右手拿身份證,在數以萬計群眾面前激情地為自己的新加坡國籍辯護。聲稱要把人生下半場留給反對黨的他,以標準的華語在 如雷的掌聲中感性地說:「為什麼回來?葉落歸根啊!」行動黨多名黨要曾議論陳的參政動機,教育部長黃永宏以黨組織秘書身份投函主流媒體《海峽時報》責問長 住海外的陳碩茂為何如今才回來參政,主流媒體也引述資政李光耀的評語說:「如果他們(工人黨在阿裕尼)沒勝出,那陳碩茂——他愛做什麼我都沒意見,他可以 回去待了三十年的中國。」李光耀一度以強硬口氣告誡阿裕尼選民,聲稱行動黨輸掉這個集選區並非世界末日,但選民「將有五年時間後悔」。

被 歸類為新移民的陳碩茂,在多個群眾大會上主動解釋為何高中畢業後到海外求學和工作的情況。這個一九七九年全國高中A水準會考的狀元說:「我離開,因為(二 十一歲)服完兵役後我不能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讀醫科,雖然我的考試成績不錯。」被新加坡大學拒絕的小子,後來去了美國哈佛大學,獲得英國羅德獎學金又到牛 津大學及史丹福大學考獲法學博士學位。其後,他加入美國著名律師樓派駐香港和北京,代表中國農業銀行完成價值二百二十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售股專案,也曾代表 中國工商銀行完成價值二百一十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售股專案。

一般相信以陳碩茂的條件,應該符合人民行動黨人選的精英主義標 準。行動黨領袖聲稱這次派出的二十四位新候選人,是在二百六十個人選當中精挑細選,每人經過至少五次「喝茶」面試才出爐的。消息說,其中一個被圈定為行動 黨第四代領導核心、有潛質當財政部長的王瑞傑(金融管理局前局長),跟陳碩茂是同一年參加高中會考的全國第二名優秀生。此外,跟陳碩茂有同窗之誼的多個優 秀生也被執政黨網羅,包括新聞與藝術部長呂德耀、社會青年體育部長維文。如今工人黨把陳碩茂當成重量級武器,在網站這樣公開介紹他:「碩茂堅信,唯有透過 在野黨的茁壯成長,對執政黨進行有效的民主監督,新加坡的國家治理和施政才能真正趨於完善」。

工人黨這次贏得阿裕尼集選 區,關鍵人物是高舉陳碩茂王牌,並善於調兵遣將的秘書長劉程強。五十五歲的他昵稱「潮州怒漢」,新加坡前南洋大學畢業生,在這次獲准舉行的八場工人黨大型 群眾大會上,一直是大家翹首以待的壓軸人物,每次出場都獲如雷掌聲。作為新加坡家喻戶曉的反對黨強人,他二十年前奪下後港單選區,這次在大選提名的最後時 刻才宣布走出「安全區」後港,決定親自率領團隊出戰阿裕尼集選區。他形容這場戰役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工人黨在 阿裕尼所獲選票比上屆增加約百分之十,以百分之五十四點七選票獲得勝利,一改反對黨不可能攻克集選區的宿命。劉程強把後港單選區留給他徒弟饒欣龍守土,贏 得百分之六十四點八選票,比上屆多出百分之二,說明原有選區民眾也很「給力」。此外,工人黨攻打如切單選區僅差百分之一的選票就能勝出,另一個工人黨團隊 競選東海岸五人集選區贏得超過百分之四十五選票,對執政黨都構成很大威脅。這兩個選區雖然敗北,卻讓工人黨的其中兩人有機會被委任為非選區議員。

為兩黨制奠定基礎

這 意味著,工人黨在本屆大選中已崛起為新加坡最大反對黨,如今的國會議席從上屆一名選區議員加一名非選區議員變成六名選區議員加二名非選區議員。政治觀察者 認為,這次大選最震撼的是工人黨在阿裕尼擊敗行動黨強隊,他們是外交部長楊榮文、唯一的女部長陳惠華、內定的國會議長再諾、圈定的第四代領導層核心人物王 乙康及市鎮會主席潘惜玉。資深報人兼南洋理工大學客座教授吳元華指出,劉程強經營的工人黨已經成為一個政治品牌,「只要工人黨繼續努力,很可能為新加坡的 兩黨制奠定基礎」。

工人黨是一九五七年由新加坡時任首席部長馬紹爾創立,屬於中間偏左的政黨,在七十年代開始由惹耶勒南領 導達三十年。這名印度律師在一九八一年成為新加坡建國後第一個反對黨議員,但工人黨與行動黨不斷交惡,惹耶勒南多次被控誹謗,一九九七年大選他率領團隊包 括當地華社名人鄧亮洪參加靜山集選區競選而惹上一連串官司,他後來破產退黨而去,鄧則潛逃到澳洲尋求政治庇護。

比較前任黨 領袖,十年前接任工人黨秘書長的劉程強顯得謹慎和低調。他在大選後評論整體表現時說,工人黨這次獲得佳績「顯示新加坡人所想要的是理性、負責和值得信賴的 政黨」,並強調工人黨「不會因為反對黨就為了反對而反對」。新加坡《聯合早報》在五月十日發表社論《行動黨和工人黨都須改變》,提到「工人黨能取得今天的 成功,與劉程強二零零一年出任黨秘書長後,一改惹耶勒南時代事事與執政黨針鋒相對的作風,改以『不為反對而反對』的理性在野黨風格,不無關係。」

競 選期間,總理李顯龍一度到獅城金融中樞拉票,提到他的治國方式不同於父親李光耀時代的強硬手法。他坦言行動黨政府並非事事完美,並以罕見的軟姿態為一些過 失公開道歉,包括去年在最熱鬧的購物大街烏節路因一場驟雨而泛濫成災,同時讓新加坡最危險的恐怖分子頭目從拘留所逃跑。李顯龍這次率領五人團隊守護宏茂橋 集選區,結果以百分之六十九點三三票數勝出,是得票率最高的集選區。

此外,行動黨在這次大選另有斬獲,即奪回二十七年前失 去的波東巴西單選區。這個由人民黨秘書長詹時中自一九八四年起連續六屆大選贏得的選區,是交由妻子羅文麗代夫出征,卻以百分之零點七的微差票數落選,大批 支持者發動簽名運動要求補選,但遭警方干預。當局已建議羅為國會非選區議員。七十五歲的詹時中是上屆國會反對黨領袖,兩年前中風而不良於行,他這次仍然率 領五人團隊攻打碧山五人集選區。雖然他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但他展示的硬朗作風讓選民留下深刻印象。■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