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ined
- Aug 8, 2008
- Messages
- 6,070
- Points
- 83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07/13/c_121660495.htm
专家:过去中国讲和气对美批评不够将美宠坏
2011年07月13日 10:18:35 来源: 环球时报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在北京八一大楼与来访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陈炳德与马伦亲切握手。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访华三大看点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上将简介
据7月13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中国军方日前公开批评美国让美国舆论备感不适应,引起了外国媒体的热烈讨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丁立说,过去中国讲和气,很少讲美国制度的根本缺陷,对美国的批评不够,甚至给国内一些人造成美国过于完美的假象,同时也宠坏了美国,世界也习惯于“温和的中国”。
中国应该明确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吗?日本神户大学的一名国际关系教授12日对《环球时报》说,日本外交也很少公开批评他国,二战后在国际政治上一直遵循追随美国的原则,而对于和其他国家的外交则遵循“无事主义”,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日本遇到什么需要其他国家支持、投票时,就用金钱来买。但这也被批评是“小国寡民似的消极外交”,日本沦为美国的取款机,在和别的国家争夺资源时,根本敌不过动用外交等综合力量的别国。
摩洛哥《真相报》评论称,中国直截了当的风格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使用,这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准确、迅速地理解诸如“乒乓外交”那样玄妙的东方式外交潜台词,而中国目前的地位又使得其立场、态度在很多时候至关重要,必须尽快让外界准确把握、体会。法国《解放报》认为,各国政府不管喜不喜欢,如今都不得不适应中国这种新的方式和作风。(本报驻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记者 萧达 李珍 青木 杨明 本报记者 郭芳 本报特约记者 汪析 柳玉鹏 张伊珠)
专家:过去中国讲和气对美批评不够将美宠坏
2011年07月13日 10:18:35 来源: 环球时报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在北京八一大楼与来访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陈炳德与马伦亲切握手。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访华三大看点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上将简介
据7月13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中国军方日前公开批评美国让美国舆论备感不适应,引起了外国媒体的热烈讨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丁立说,过去中国讲和气,很少讲美国制度的根本缺陷,对美国的批评不够,甚至给国内一些人造成美国过于完美的假象,同时也宠坏了美国,世界也习惯于“温和的中国”。
中国应该明确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吗?日本神户大学的一名国际关系教授12日对《环球时报》说,日本外交也很少公开批评他国,二战后在国际政治上一直遵循追随美国的原则,而对于和其他国家的外交则遵循“无事主义”,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日本遇到什么需要其他国家支持、投票时,就用金钱来买。但这也被批评是“小国寡民似的消极外交”,日本沦为美国的取款机,在和别的国家争夺资源时,根本敌不过动用外交等综合力量的别国。
摩洛哥《真相报》评论称,中国直截了当的风格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使用,这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准确、迅速地理解诸如“乒乓外交”那样玄妙的东方式外交潜台词,而中国目前的地位又使得其立场、态度在很多时候至关重要,必须尽快让外界准确把握、体会。法国《解放报》认为,各国政府不管喜不喜欢,如今都不得不适应中国这种新的方式和作风。(本报驻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记者 萧达 李珍 青木 杨明 本报记者 郭芳 本报特约记者 汪析 柳玉鹏 张伊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