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ined
- Oct 15, 2008
- Messages
- 2,611
- Points
- 48
導讀:眾所周知,新加坡國土面積小、資源匱乏的小國家發展成如今人均近6萬美元的已開發國家,整個國家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而多年以來,世界30%海上貿易和超過25%的石油運輸都要經過新加坡控制的馬六甲海峽,也正是因為如此,新加坡有了一個美譽——遠東咽喉。
新加坡1965年立國,儘管是以華人為主體,但從立國之初就排斥中國。從李光耀、吳作棟再到李顯龍,差不多都是黃皮白心的香港人。這些人受西式教育長大,骨子裡接受的是西方的立場和價值觀,心理上與西方是親戚。再加上當年立國之後主動要求加入大英國協,一直以西方陣營的一員自居,主動捆綁在日不落帝國旗下。中國收回香港主權過程中,新加坡幫著英國沒少搗亂。隨著大英帝國式微,新加坡又緊緊抱上美國的大腿。在南海問題上,新加坡也是甘做美日的馬前卒,不斷的給中國使絆子。
這次新加坡GDP暴跌,是其反華制華陰謀的破滅,新加坡就是要利用美國壓制中國的發展,以保住其經濟發展的地位,也企圖利用美國
壓制中國,逼迫中國對新加坡做出更多經濟上的讓步,向中國要高價,以保持其經濟的發展。李顯龍其目的明顯是要「坐收漁翁之利」,真可謂下的一盤好棋 ! 但現在看來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處心積慮的算計別人,到頭來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得不償失。
新加坡一直拉著美國搞亞太再平衡,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新加坡自身的利益訴求。只因新加坡占據馬六甲這一重要地理位置,地緣重要性突出。同時,新加坡又與世界上最大的兩個伊斯蘭教國家相鄰,周邊關係緊張。因此,為了避免被孤立,新加坡據其戰略要地,緊緊地拉住美國作後盾,抱美國大腿最後卻落得「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新加坡要擺脫困境,只有依靠中國!中國雖然與新加坡有競爭關係,但是,經濟上的合作和依存關係更大。中國經濟形勢好,分點溫度給新加坡,新加坡就能溫暖如春。中國經濟打個噴嚏,新加坡就要重感冒!
事實上新加坡已經失去了中國,前幾天,李顯龍跑到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新澳雙方簽署重要防務協定。這次李顯龍嘴軟了,他公開表態,新澳防務協定不是針對中國的特殊聯盟,不會與本區域的任何國家對立。只有李顯龍和安倍這兩個人對TPP近乎狂熱,估計李顯龍最終要向中國服軟,但有了前面這些不良記錄,中國不應該被其悲情所打動,各走各的路,各走各的道。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發展規律本身就是此起彼伏。新加坡自以為占據地利,想要算計中國,最終也是自作孽,經濟沒活路了,筆者認為在經濟大潮中趁勢、順勢非常重要,只有順勢而為,才會事半功倍,而面對不可逆擋的衰退之勢依然固執,結果是與歷史機遇擦肩而過。
筆者琴心論金主要專注國際經濟,投資更需要順應趨勢同時對原油、天然氣、瀝青、銅、白銀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見解。
http://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383821#152251
新加坡1965年立國,儘管是以華人為主體,但從立國之初就排斥中國。從李光耀、吳作棟再到李顯龍,差不多都是黃皮白心的香港人。這些人受西式教育長大,骨子裡接受的是西方的立場和價值觀,心理上與西方是親戚。再加上當年立國之後主動要求加入大英國協,一直以西方陣營的一員自居,主動捆綁在日不落帝國旗下。中國收回香港主權過程中,新加坡幫著英國沒少搗亂。隨著大英帝國式微,新加坡又緊緊抱上美國的大腿。在南海問題上,新加坡也是甘做美日的馬前卒,不斷的給中國使絆子。
這次新加坡GDP暴跌,是其反華制華陰謀的破滅,新加坡就是要利用美國壓制中國的發展,以保住其經濟發展的地位,也企圖利用美國
壓制中國,逼迫中國對新加坡做出更多經濟上的讓步,向中國要高價,以保持其經濟的發展。李顯龍其目的明顯是要「坐收漁翁之利」,真可謂下的一盤好棋 ! 但現在看來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處心積慮的算計別人,到頭來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得不償失。
新加坡一直拉著美國搞亞太再平衡,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新加坡自身的利益訴求。只因新加坡占據馬六甲這一重要地理位置,地緣重要性突出。同時,新加坡又與世界上最大的兩個伊斯蘭教國家相鄰,周邊關係緊張。因此,為了避免被孤立,新加坡據其戰略要地,緊緊地拉住美國作後盾,抱美國大腿最後卻落得「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新加坡要擺脫困境,只有依靠中國!中國雖然與新加坡有競爭關係,但是,經濟上的合作和依存關係更大。中國經濟形勢好,分點溫度給新加坡,新加坡就能溫暖如春。中國經濟打個噴嚏,新加坡就要重感冒!
事實上新加坡已經失去了中國,前幾天,李顯龍跑到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新澳雙方簽署重要防務協定。這次李顯龍嘴軟了,他公開表態,新澳防務協定不是針對中國的特殊聯盟,不會與本區域的任何國家對立。只有李顯龍和安倍這兩個人對TPP近乎狂熱,估計李顯龍最終要向中國服軟,但有了前面這些不良記錄,中國不應該被其悲情所打動,各走各的路,各走各的道。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發展規律本身就是此起彼伏。新加坡自以為占據地利,想要算計中國,最終也是自作孽,經濟沒活路了,筆者認為在經濟大潮中趁勢、順勢非常重要,只有順勢而為,才會事半功倍,而面對不可逆擋的衰退之勢依然固執,結果是與歷史機遇擦肩而過。
筆者琴心論金主要專注國際經濟,投資更需要順應趨勢同時對原油、天然氣、瀝青、銅、白銀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見解。
http://www.twgreatdaily.com/cat39/node1383821#152251